一个男人从民工到中产奋斗故事

一个男人从民工到中产奋斗故事

ID:12171369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6

一个男人从民工到中产奋斗故事_第1页
一个男人从民工到中产奋斗故事_第2页
一个男人从民工到中产奋斗故事_第3页
一个男人从民工到中产奋斗故事_第4页
一个男人从民工到中产奋斗故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个男人从民工到中产奋斗故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个男人从民工到中产奋斗故事1992――水手林振出生在济南郊区的农村,上学时成绩平平。1992年,他勉强读完了初中,就稀里糊涂地跟着大人们进城,做了建筑工地上的“小工”。那年他只有17岁。工地上很累,虽然从小就跟父母干农活,但和泥、推砖用的都是死力气,比农活累得多。没干几天,他就受不了了,吵着要回家。这时,一起进城的叔叔对他说:无论如何都要干完这三个月,否则,咱们的工钱就全泡汤了。听到这话,林振只好留了下来。工地旁边是一所中专,他经常会看到和他差不多大的学生有说有笑地走过。每当这时,他就有些后悔,后悔当初

2、没有好好学习,过早地离开了校园,过早地承受这份艰辛。但后悔也没用,父母对他非常失望,不可能再让他回去念书。即便复读,就他的基础,也于事无补。那段时间,林振第一次为自己的前途担忧起来,难道,自己真要在这又脏又累的工地上干一辈子吗?6那年,流行郑智化的《水手》。宿舍里有一台破旧的录音机,不知是谁买来磁带,轮番播这首歌。不知不觉中,林振被它的歌词深深打动。“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这些歌词,成为林振的精神寄托。三个月终于熬过去了,林振拿到了他的第一笔工资,1500块钱。他

3、很高兴,这是用血汗换来的钱!信念让他忘记了工地上的艰辛,拿到工钱后,他没有辞工回家,而是留在工地,更加卖力地干活。他的踏实肯干很快得到了工头的青睐,半年后,工头让他学绑钢筋。比起和泥、推砖来,这是一个颇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他学得很认真,这是他第一次用心地去学一样东西,与上学时的顽劣相比,他完全换了一个人。他成了一个熟练的钢筋工。后来的三年里,他换过四个工地,工资也由起初的500元涨到1000元。他还是喜欢唱那首《水手》,工地上经常能听到他的歌声。工友们也都很喜欢这个爱唱歌、乐观好学的小伙子。除了留下基本的生

4、活费外,林振把挣来的钱都交给了父母。20岁那年,他已经往家里交了两万多元钱,这在当时的农村是一笔大数目。在父母的眼里,他长大了,懂事了,再也不是那个调皮顽劣的孩子。1998――真心英雄61996年,林振已经不再满足于做一个钢筋工,他对工地管理产生了兴趣。由于操作熟练,他总能提前完成自己的任务定额,这时,他就忙里偷闲,留心观察工地的布置,砖放在哪,钢筋怎么摆,工具怎么放,他都一目了然;工友们干活,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整个流程他也一清二楚。如果说起初的林振干建筑只是为了生存,而此时,他已经对这个行业产生了浓厚

5、的兴趣。从那以后,休息时间他不再和工友们闲逛、打牌,而是认真钻研技术,他向工地的管理人员请教,如何计算钢筋数量、价格和工钱,如何看懂复杂多变的施工图纸。当时,有一个姓刘的工程师,看到林振好学,就主动借给他几本建筑书籍,并对他说,只要能坚持看完这些书,自己管理一个小型的工地就没问题了。只有初中文化的林振吃力地看着这些书,他真后悔没有好好上学。他开始一点一滴地“抠”书,遇到实在不懂的,就去请教刘工。别人用半年就能看完的书,他用了一年多才看完,可林振心里很踏实。当他学会看图纸,工头就任命他当了工地上的“小工头”

6、,管理着十几个工人,工资也因此增加了不少。1997年底,他每月可以拿到2000块钱,林振颇有成就感,心想这样干下去就不错了,起码衣食无忧。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却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1997年春节前,工头携款潜逃,包括林振在内的100多名工人的工钱被席卷一空。6钱没拿到,队伍也散了,林振回了老家。那段时间,他很迷茫,是另觅出路还是回家种地?考虑很久,他突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自己成立一支队伍呢?只要是技术过硬的队伍,就不愁没有活干。他的想法与另两个好友一拍即合。之后,他们开始奔波于省城各大建筑公司之间

7、,四处承揽工程。1998年5月,通过熟识的刘工,他们终于承揽了第一个工程――某科研单位的一幢宿舍楼,筹集了10万块钱,把以前技术不错的工友重新召集起来,拉起了第一支队伍。随着土方工程完工,工程全面铺开,问题也随之而来。按照合同规定,工程三层以下的材料款由施工方垫付,也就是说,林振需要拿出近百万来支付前期的材料款。手上只有10万元,如何垫付近百万元的材料款呢?林振如坐针毡,接连几天睡不着觉。一天,建筑单位的领导找到他,问他准备购买的建筑材料质量是否靠得住。原来,单位是集资建房,职工们都很关心,担心施工方购买

8、不合格建材。听完他的话,林振知道机会来了。他果断提出,为保证建材质量让建筑方放心,材料可以由他们购买,自己不再插手。提议得到了建筑单位的认可,于是,建筑单位自己把钢筋、水泥、红砖等近百万元的材料一次性到位,解决了林振的大难题。虽然从表面看,林振会因此少赚很多钱,但它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也为自己赢得一个为人厚道的口碑。6一年后,价值三百多万的楼房竣工,这个工程,他们净赚了30万,按当时筹集资金的比例分成,林振拿了15万。结算的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