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南通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ID:12179051

大小:85.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7-16

南通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1页
南通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2页
南通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3页
南通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4页
南通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通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通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抢抓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江苏实施“四沿”开发战略尤其是重化工向沿海发展的重大机遇,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综合水平和竞争能力,对推进全面腾飞建设全面小康的新南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依据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南通市沿江开发详细规划精神,特组织编写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南通工业历经百余年发展逐步壮大,特别是“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以工兴市”第一方略,坚持贯彻“猛攻投入,强攻改

2、革,扩大开放,优化环境”的方针,注重力量向工业集中,要素向工业集聚,使工业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7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工业经济完成增加值67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3%。全市工业用电量105.15亿千瓦时,增长19.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6.96%,比上年提高24.6个百分点。从工业经济走势看,南通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跃上加速发展的新平台,为“十一五”—39—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体制优势开始形成,民营经济迅速扩张。“十五”期间,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国企改革任

3、务基本完成,企业资产结构逐步优化,现代企业制度普遍建立,职工身份置换为企业发展确立了新型的劳动关系。随着国有股权的退出,多种所有制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2005年末,全市个体工商户总数达到24.46万户,居全省第一,私营企业7.0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5.5%,私营企业注册资本同比增长43.7%。在全民创业的热潮下,2005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319.7亿元,同比增长26.3%,全市重点培育的90家骨干民营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75.8亿元,同比增长36.1%,全市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民营工业企业达26家。(二)发展后劲持续加大,投入质量不断改善。“十五”—39—期间,全市工业

4、投入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01年至2005年五年间完成工业投入1420亿元,年均增幅58.4%,其中2005年完成工业投入617.7亿元。全市工业投入的资金构成趋于合理,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民资攀升到近四成,成为投入主体。在投量放大的同时,注重了投入质量和科技含量,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被摆到重要位置,生产工艺向连续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技术装备向智能化、数控化方向发展。2005年,全市工业集中区完成投入398亿元,比2004年增长210%,工业投入新增项目平均投资强度达每亩94万元。到2005年末,全市工业集中区区内企业有9116家,比上年末增加2465家,“十五”期间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2

5、3.3亿元,有45个集中区的年销售额超10亿元。(三)结构调整渐见成效,产业层次有所提高。从产业构成看,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200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5.7%,重工业所占比重超过轻工业,达到50.7%,比2001年提高了8.4个百分点。纺织服装、轻工食品作为传统优势产业水平通过调整优化,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在规模工业中的占比分别为32%和14.3%;机械船舶、化工医药等支柱产业发展较快,占比达到18.6%和11.7%;电子信息产业在“十五”期间得到长足发展,占规模工业比重上升到9.2%。全市基本形成了纺织、机械、轻工、化工、电子等门类齐备、融入全国乃至世

6、界制造业大循环的工业体系。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8.93%,实现利税总额163亿元,增长36.4%,其中利润总额99.9亿元,增长36.4%;企业亏损面11.8%,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四)规模企业总量扩大,主体力量阵容更强。“十五”—39—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阵容不断壮大,企业数已达3473家,比2000年翻了一番,其中亿元以上企业469家,亿元企业现价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达62.9%。初步形成了江苏综艺、华能电力、宝日制钢、中远川崎、江山农化、醋酸纤维、申华化工、中天光缆、林洋电子、江苏大生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支撑了全市工业经济既快又好发

7、展。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实现2144亿元和208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4.53亿元,增长2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创十年来新高,保持了全省领先的发展速度。(五)能源利用水平提升,集约发展能力增强。“十五”期间,全市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作取得较大进展,热电联产、变频调速、绿色照明、节能建材、清洁生产等成熟技术全面推开,风力发电、循环经济试点和环境会计制度等资源综合利用新模式成为热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