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研究——叙事散文期中作业答案

先秦散文研究——叙事散文期中作业答案

ID:12179173

大小:72.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6

先秦散文研究——叙事散文期中作业答案_第1页
先秦散文研究——叙事散文期中作业答案_第2页
先秦散文研究——叙事散文期中作业答案_第3页
先秦散文研究——叙事散文期中作业答案_第4页
先秦散文研究——叙事散文期中作业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秦散文研究——叙事散文期中作业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先秦历史散文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考试先秦散文研究——叙事散文期中作业答案注意:1、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2、务必将装订线内相关信息填写完整,否则成绩无效。3、答卷时必须字迹工整,标明题号,否则无效。第一章先秦历史散文发展概况一、填空1甲骨卜辞2商周青铜器铭文3.《尚书》4.《书经》5.五十八6.《国语·周语》7.《国语》8.今文、古文9.《春秋》10.鲁《左传》11.《左传》12.言13.周成王15《商书》15.《国语》16民本思想17.甲骨文、青铜铭文(金文)18《尚书》19.《春秋》20.《国语》17

2、.甲骨文、青铜铭文(金文)18《尚书》19.《春秋》20.《国语》二、名词解释1.甲骨卜辞殷人笃信天命,重视占卜。他们用龟甲、兽骨占卜,并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以及占卜结果、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卜兆旁,此即甲骨卜辞。甲骨卜辞(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始于1898—1899年。其发现,是我国近代文化史上一件大事。从中可以看到殷代的生产状况、社会制度,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更可以看到我国散文的萌芽状态。目前存留的大约有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甲骨卜辞是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2.青铜器铭文

3、周代君臣公侯都可制作青铜器物,在这些青铜器物上面留下了许多铭文,有记事的,也有记言的,其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记事虽简略,却也明晰;其记言文字已接近《尚书》的训诰之类,反映出了我国散文的萌芽及早期状态。较之于甲骨卜辞,显然已有较大发展,展现了我国早期记言记事散文由简至繁的进步。3.尚书第20页共20页先秦历史散文研究《尚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散文集。今存《尚书》共五十八篇,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虞书》、《夏书》大约为后人所追记,《商书》、《周书》中有些篇章就比较可靠。如:《商书》的《盘

4、庚》三篇,《周书》的《无逸》等,体现了我国早期散文的长足发展。《尚书》各篇所记大都是训话、谈话、诏命、政令、誓词等等,体现出以记言为主要内容的特点,故被人们誉为我国记言文之祖。《尚书》原名《书》,自西汉开始称为《尚书》,因被列入儒家经典,亦称《书经》。前人认为“以其上古之书,故曰《尚书》。”“尚者上也”,《尚书》即上古的史书。《尚书》记事涉及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夏、商、周三代。时间跨度大,内容相当丰富。不但记述了这一时期的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传说,也广泛涉及了政治、宗教、哲学、天文、地理、历法、军事等诸多领域。反映

5、了这一历史阶段的矛盾和斗争,也反映了封建社会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宗法思想的逐步形成以及发展演变的过程。4.《春秋》《春秋》本是当时史书的通用名称。如《鲁春秋》、《齐春秋》、《燕春秋》、《赵春秋》等,甚至还有《百国春秋》的说法,后来则成了孔子在《鲁春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春秋》的专用名称,为儒家“六经”之一。《春秋》一书,表现了孔子维护周礼,推尊周王室统一地位的政治思想,被称为“礼义之大宗”。其记事的方式是遵循严格的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春秋》记事往往是一事一句,极为简略,显然还不是成熟的历史散文,但却独具成就和特色,对后来我国

6、史书的撰写具有极为广泛深远的重要影响。5.春秋笔法第20页共20页先秦历史散文研究孔子修订《春秋》,不仅仅是为了记述历史,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他采用了寓褒贬于一字的手法,在文字的运用上细加推敲,借此就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和看法,从而也体现出孔子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这也就是所谓的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春秋笔法深得封建正统史学家的赞美,并高度评价了孔子的春秋笔法在政治上、道义上、伦理观念上的震撼力量。6.《国语》《国语》也是先秦时代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成就的著作之一。它开创了分国记事的国别体的

7、史书编写体例。全书共21卷,分为《周语》、《鲁语》、《齐语》、《晋语》等八个部分,它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之事。其记事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公元前1000年——前400年)。因其也偏于记言,故称《国语》。关于《国语》的作者,迄今尚无确论。《国语》对于阅读记事简略的《春秋》也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故又称《国语》为“《春秋》外传”。《国语》在思想内容上也体现出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些进步思想和观念。比如,儒家崇礼重民的主张,重德的思想。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弥,止。2.息,蕃殖、养育。3.朝,使…….来朝。4.胥,等待。5

8、壅,堵塞。6.亲戚,同宗的大臣。7宣,开导,疏散。8.吊,忧虑9.惟,只是。10.能,能够践行。四、翻译下面一段古文中划线的部分,并简要分析这段古文的思想内容。1、翻译: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打开,赵威后就问使者:“今年的收成还可以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