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亚硫酰氯电池热控制研究现状

锂亚硫酰氯电池热控制研究现状

ID:12186139

大小:48.0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6

锂亚硫酰氯电池热控制研究现状_第1页
锂亚硫酰氯电池热控制研究现状_第2页
锂亚硫酰氯电池热控制研究现状_第3页
锂亚硫酰氯电池热控制研究现状_第4页
锂亚硫酰氯电池热控制研究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锂亚硫酰氯电池热控制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锂亚硫酰氯电池热控制研究现状作者:于广锋杨春信摘要:本文针对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的安全问题,对Li/SOCl2电池的发热机理进行分析,介绍了电池热物理参数测量的方式,介绍了电池的被动热控、热电制冷、热开关、对流式主动热控、相变热控等锂电池热控制方式的研究状况。叙词:锂亚硫酰氯电池热控制热电制冷热开关强迫对流相变材料(PCM)Abstract:ThispaperdescribesthestudyonheatgenerationofLi/SOCl2batteries,andsummarytheresearchonmeasurementsofthefundament

2、althermodynamicparametersofLithiumbatteries.ThestateofartsofthermalcontrolforLithiumbatteriessuchaspassivethermalcontrol,thermoelectriccooler,thermalswitch,convectionactivethermalcontrolandphasechangethermalcontrolisreviewed.Keyword:Lithiumthionylchloridebatteries,Thermalcontrol,Thermoelec

3、triccooler,Thermalswitch,Forcedconvection,Phasechangematerial(PCM)1引言锂是金属中最轻和电势最负的一种元素,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是一种以锂为负极,碳作正极,无水四氯铝酸锂的亚硫酰氯(SOCl2)溶液作电解液的锂电池。Li/SOCl2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大、放电电压平稳、储存寿命长等特性,在航天器、水中兵器、导航设备等军事和民用工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不同电池的比能量与比功率关系如图1所示[1][2]。从图中可以看出,Li/SOCl2电池是比能量和比功率最高的电池。大型Li/SOCl2电池主要用

4、于不依靠工业电源的军事用途,作为一种无须充电的备用电源,如导弹深井发射时的地面备用电源等,一次锂电池在军事装备中的特殊功能,是其他电池无法替代的[3][4]。Li/SOCl2电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电压滞后与安全问题,其中安全问题是最主要的问题。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不能及时有效地散发,就会在电池内部积累热量,引起电池的升温,进一步促使反应的加剧,形成产热与温升的正反馈,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有鼓胀、泄漏、着火、爆炸等危险,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热失控。因此,分析电池的热特性,并有针对性地使用热控措施,迅速导出电池放出的热量,减少电池内部热量积累,防止热失控

5、,保证电池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Li/SOCl2电池发热机理研究有关Li/SOCl2电池的发热机理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深入了解电池内部化学机理,建立电池热模型,目的是减少电池放电发热量和热流密度。分别从传热学、电学和化学角度分析,电池热模型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从传热学角度分析,假设单体电池温度内部均匀,应用傅立叶导热定律,可以得出电池热平衡控制方程为[5](1)上式中:为电池密度(kg/m3),cp为定压比热容(J/(kg﹒K)-1),T为电池温度(K),t为时间(s),为导热系数(W/(m﹒K)-1),为单位体积热生成率(W/m3)。从电学角度分析,电池发热功率由下式确

6、定[6](2)式中:QT为发热功率(W),I为放电电流(A),Er为开路电压(V),E1为负载电压(V),其中IE1为电池可用功率(W),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分析,电池热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发热功率,而并非减少可用功率。从化学角度分析,电池发热功率由下式确定[7]:(3)式中:QP为极化热(W),来源于正负极的极化和电解液阻值升高,是电池优化设计能够降低的主要热量;QS是由熵变引起的热量(W),电池电极的熵变对电池的电化学和热行为有显著影响,GuW.B.建立了热和电化学耦合的模型,对热—电化学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热滥用的情况下,电池温度逐渐升高,电池正极发生热分解,最终导

7、致热失控[8];QA为化学反应热(W),主要源于金属锂的腐蚀,还包括电池化学副反应。Li/SOCl2电池反应方程式见式(4),此反应是放热反应,除此反应外,Li/SOCl2电池内部其他反应也是剧烈的放热反应。(4)由于Li/SOCl2电池寿命可长达10年,电池的自放电反应对电池性能影响很大,所以研究长时间储备后进行放电的Li/SOCl2电池时,QA需要考虑自放电产热。SpotnitzR.M.等建立了Li/SOCl2电池自放电特性的电化学模型,用于预测电池寿命,提高安全系数[9]。电池的发热是与电化学联系在一起的。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