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病学鉴别

口腔黏膜病学鉴别

ID:12187799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6

口腔黏膜病学鉴别_第1页
口腔黏膜病学鉴别_第2页
口腔黏膜病学鉴别_第3页
资源描述:

《口腔黏膜病学鉴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病因好发病损症状病理治疗口腔白斑病OLK局部因素:吸烟---时间长短、量的大小、烟的类型、吸烟方式理化刺激:全身因素: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缺乏、微循环改变、易感的遗传素质等。颊及舌背粘膜中年以上男性多见;均质型---斑块状最为多见白色或灰白色均质性斑块,稍隆起,较软略粗糙,质地紧密,可有皲裂周围粘膜正常自觉厚、涩,无痛易发生恶变的状况部位:口角、口底、舌腹(缘)类型:疣状、颗粒型、溃疡糜烂感染:白色念珠菌性别:不吸烟的女性上皮增生,伴有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粒层明显,棘层增厚;上皮钉突伸长变粗;基底细胞正常;固有层和粘膜下层有炎细胞浸润上皮异常

2、增生去除刺激因素药物治疗:内服/外涂维a酸维生素A、E鱼肝油活血化淤:绞股蓝、灯盏细辛、增生平手术治疗预防:早期发现,严密观察口腔白色角化病物理化学因素刺激机械性刺激:长期,明显1颊粘膜2硬腭1按咬合线方向呈水平带状损害,左右对称,中线较白,向上下方向转淡而模糊,边界不清的灰白色斑片2病变均匀、弥散,边界不清过度角化或部分不完全角化,粒层明显,棘层肥厚或上皮钉突增长,细胞正常。结缔组织正常或少量炎细胞浸润去除刺激后可变薄、消退,预后良好角化严重者局部可用维A酸制剂。口腔赤斑病红色口腔粘膜癌前损害血红色光亮斑块,界限清楚;病损可逐渐扩大,似天鹅绒间杂

3、型红斑:红白间杂,红斑的基底上有散在的白色斑点,红斑区可以是不规则形态。也称为红白斑。触诊柔软,无明显疼痛或不适上皮萎缩:角化层消失或难以辨认;棘细胞仅有2—3层;毛细血管扩张—血红色、柔软性上皮异常增生;手术根治术舌缘部最高,龈、龈颊沟、口底及舌腹、腭部次之2病程进展:发展缓慢,血红色与柔软性逐渐消退,界限不清,表面轻度隆起口腔扁平苔藓OLP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口腔任何部位,好发颊舌;皮肤好发四肢;好发于中年女性;丘疹状白色花纹,周围粘膜正常、充血、糜烂或溃疡等;病损往往左右对称紫红色或暗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口腔

4、:多无自觉症状,也有敏感灼痛、粘膜粗糙、木涩、烧灼感、口干、痒。皮肤:搔痒明显,溃疡时疼痛,秃发上皮过度角化或不全角化;颗粒层明显,棘层肥厚,少数有萎缩变薄;上皮钉突不规则伸长,锯齿状,基底层液化变性,上皮下疱;固有层密集的淋巴细胞带状浸润;1消除刺激因素2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局部注射:强的松龙全身应用:强的松3昆明山海棠、雷公藤4局部抗真菌治疗5维生素A或维甲酸盘状红斑狼疮DLE不明,自身免疫性疾病1遗传因素2诱发因素:机械性损伤、日光与紫外线、慢性感染、精神紧张、药物变态反应、酷暑、严寒、妊娠唇红、颊盘状糜烂、色红;糜烂周边白色放射状条纹;使唇红皮

5、肤界消失;陈旧性损害呈桃红色或色素沉着上皮过度角化或角化不全,粒层明显,角化层可有剥脱,皮肤病损有时可见角质栓;上皮棘层萎缩变薄,上皮钉突增生、伸长;基底层液化变性,上皮下疱,基底膜不清晰;去除病灶感染与停用可疑药物或食物防护:避免减少日光照射、寒冷刺激;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固有层毛细血管扩张,玻璃样血栓;血管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类纤维蛋白沉积性;结缔组织内胶原纤维玻璃样变、水肿、断裂,淋巴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上皮基底膜区狼疮带接触性口炎(苔藓样变)变态反应性疾病与变应原接触的粘膜发生白色病损、充血、水疱、糜烂等。更换材料病损消退口腔念珠菌

6、病—雪口白色念珠菌感染颊、舌、软腭、唇多见于新生儿;白色斑点或斑膜稍高、状如铺雪;微生物检查可发现菌丝或芽孢;患儿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患儿全身症状不明显;增厚的不全角化上皮,在棘细胞层上方,接近上皮表面,其中有白色念珠菌菌丝侵入,称为上皮斑,基底处炎细胞聚集,形成微脓肿,棘层增厚,固有层慢性炎细胞浸润。局部药物治疗;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增强机体免疫力;手术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