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pps模具设计指南

最新pps模具设计指南

ID:12190242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最新pps模具设计指南_第1页
最新pps模具设计指南_第2页
最新pps模具设计指南_第3页
最新pps模具设计指南_第4页
资源描述:

《最新pps模具设计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PPS模具设计指南RytonPPS模具通常采用标准主流道设计,具有标称值为2的脱模斜度和倒锥度,或Z型冷料拉钩系统。杆应尽可能短,并且尽可能地高度抛光,以便于塑件从模具的静模中脱除。使用RytonPPS配混料时,可成功采用许多类型的分流道,而首选的分流道是纯圆形和梯形的,而且分流道长..RytonPPS模具必须能提供至少为275°F(135°C)的模表面温度。可使用热油、电热器或高压水等多种方法来达到此目的。我们通常建议使用热油法,因为采用该法既可加热,也可散热,温控更好,而压力相对较低。主流道与分流道RytonPPS模具通常采用标准主流道设

2、计,具有标称值为2°的脱模斜度和倒锥度,或Z型冷料拉钩系统。杆应尽可能短,并且尽可能地高度抛光,以便于塑件从模具的静模中脱除。使用RytonPPS配混料时,可成功采用许多类型的分流道,而首选的分流道是纯圆形和梯形的,而且分流道长度应保持最短。多腔模应设计有平衡的分流道系统,可均匀、平衡地进行模腔充填。在带有主、次分流道的多腔模上,主分流道应与次分流道交汇后继续延伸,以便在分流道的流动前段安装冷料阱。如普通工程塑料一样,一种良好的设计习惯是不采用多腔成套模布局,因为难以控制充填模式,会制造出物理特性和机械特性不恒定的塑件。排气正确排气是很重要的

3、,因为如果排气不充分,会造成塑件难以填充和塑件烧毁现象,并且在气体截留的地方会加速模具磨损。排气可通过刻在分模线上的0.0003至0.0005英寸(0.008至0.013毫米)深、0.250英寸(6.35毫米)宽的通道来实现。也可通过在一条到四条边上将顶针整平0.0007英寸(0.018毫米)来实现排气。在流动的方向上将排气口抛光至A-1光洁度,在对较长的塑件进行注塑成型时,会有助于防止出现残余物的堆积。不建议使用静止的排气针,因为对较长的塑件进行注塑成型时,这些针会被堵塞。在存在暗匣的区域,可成功使用真空脱气。在合模之后、开始注射周期之前,

4、将真空打开。应使用刻在分模线上的0.001英寸(0.025毫米)深的通道给分流道排气。Ryton®PPS配混料中使用的玻璃和矿物填料具有磨蚀特性,所以需要使用硬质工具钢。对于长期运行的生产模,建议采用具有洛氏硬度C-60或更高硬度的A-2、D-2或D-7工具钢。对于低生产量的运行情况,P20、S7及H13等较软的钢是可以接受的。采用缓慢沉积的致密镀铬涂层及无电镀镍涂层,可提供良好的脱模特性以及相当长的模具寿命。还可以使用Borofuse®、LSR-1®及Nitride®等表面处理方法来降低模具磨损。采用表面光洁度为4微英寸(0.0001毫米)

5、或更高的钢,通常可延长工作寿命。因为在浇口处的磨损率通常特别高,所以常常使用可移动的(可替换的)浇口模块。 有许多不同的浇口方法适用于RytonPPS配混料的模塑成型。在模具上,常见的直浇口、针点浇口和柄浇口以及扇形浇口、闸门浇口、轮辐浇口、隔膜浇口和潜伏浇口全都得到了使用。浇口尺寸为了确保容易充填并且塑件得到足够的充填,浇口尺寸应足够大,但是也必须注意,浇口不可过大,否则所需的冷却时间会对周期时间产生不利影响。通常最好设计尺寸最小的浇口,以后可在必要时再扩大尺寸。RytonPPS塑件的几何外形千差万别,设置一个适用于所有情形的指标是不现实的

6、,但我们仍可为浇口尺寸的设计提供下列通用导则。我们建议对于任何塑件,即使是非常小的塑件,均采用0.035至0.040英寸(0.9至1.0毫米)的绝对最小的浇口直径或厚度。这是为了确保为塑件提供足够的填充压力和保压压力,并防止产生过大的剪切力,而过大的剪切力可能会造成物料过热和/或玻璃纤维在长度上的降解。对于较大的塑件,一个较好的规则是,浇口直径或厚度应为Ryton®PPS塑件最大壁厚的大约60%至75%,而下图表明当塑件总体积增大时,需要增加浇口直径或厚度。下图中显示的适用于圆头潜浇口的“最小浇口直径”,也可视为宽度为浇口厚度两倍的典型矩形浇

7、口的最小浇口厚度。 浇口位置必须仔细考虑浇口的定位,因为这对RytonPPS塑件的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设计者应努力做到在整个塑件充填过程中保持流动均匀,并使内应力和熔合纹最小化。因为RytonPPS配混料使用玻璃纤维进行增强,所以其收缩呈各向异性,在流动方向上的收缩是流动垂直方向上的一半。这种差异性的收缩会导致内应力,从而可能会造成塑件变形,或成为塑件失效的原因之一。塑件横截面上的差异性以及在模充填过程中流动模式上的突然变化,可造成额外的内应力和/或空洞。浇口位置应有助于形成稳定的物料流,从厚壁区域开始流至薄壁区,必须避免倒充填,并

8、且应确保可在最后的充填位上进行排气,最好在分模线上进行排气。应设计好充填模式,以促使玻璃纤维的定向方向顺着使用过程中应力更大的轴。如果塑件在模塑成型时无法避免熔合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