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气候变化》教学案例

《全球的气候变化》教学案例

ID:1220459

大小:3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1-08

《全球的气候变化》教学案例_第1页
《全球的气候变化》教学案例_第2页
资源描述:

《《全球的气候变化》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全球的气候变化》教学案例张明【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温室效应的成因、危害2、结合温室效应的成因学会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3、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4、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明的能力,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制作视频、收集资料、分析图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运用目标驱动的方式展开教学,运用自主探究、讲座对比的方法展开学习,使学生在正确理解该课程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这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从而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学重点】温室效应的危害【教学难点】减缓温室效应的途径【课时安排

2、】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开始这节研究性学习课之前,请大家先一起看一段新闻报道(播放视频资料)从刚才的那个视频当中,大家都听到了“温室效应”这个词。那么,究竟什么是温室效应?它又是怎么产生的呢?二、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

3、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地面起到了类似暖房的玻璃罩或塑料大棚的作用,提高了地表的温度,通常称为“温室效应”。(讲解“温室效应”示意图)(承转)通过刚才老师的讲解,大家已经明白了温室效应及其产生的原因,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温室气体不断增多呢?三、温室气体增多的原因:(学生发言)1、矿物燃料燃烧排放出较多的二氧化碳;2、毁林,导致大自然消耗二氧化碳的量减少。(老师补充)人类活动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氯氟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而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

4、带雨林,可是它们却正在遭受人类严重的破坏。(承转)我们已经知道了温室效应主要是人类活动产生的,那么温室效应倒底有哪些危害呢?我们第二组的同学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小品,就让我们先欣赏这段小品吧?四、(学生自编自演小品)——《地球的审判日》(承转)刚才的那个小品,让我们觉得开怀一笑的同时,我们更多的应该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无论是对动植物,还是对我们人类都有很大的危害。五、全球变暖的危害1、海平面上升的危害:(1)淹没沿海低地;举例:马尔代夫水下内阁会议(2)海岸线被侵蚀;举例:山东东营海岸侵蚀2、对动植物的危害:自然界的动植

5、物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惨遭灭绝。3、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导致农业减产、甚至绝收。4、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类生受到严重威胁。(承转)通过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的展示,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全球变暖的巨大危害,那么面对如此严重的局面,我们该为我们的地球母亲做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四个小组的同学可以分别站在政府、企业家、科学家、公民个人四个不同的角度讨论一下,我们该怎样面对全球变暖?(学生分组探究)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小组代表发言)(1)政府:加强引导

6、和规范(2)企业家:在工业生产中做好节能减排工作(3)科学家:加强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4)公民个人:倡导低碳生活,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总结归纳)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承转)刚才四个组的同学通过讨论探究、总结归纳,并

7、从四个不同角度提出了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那么就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奉行低碳生活,为我们的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六、践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提出场景)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三个场景,大家不妨从我们身边的这些场景入手,思考一下,我们怎样践行低碳环保生活:(1)场景一:在家中(2)场景二:在学校(教室、食堂)(3)场景三:有车一族同学自己上台讲解自己的想法。七、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同时分析了可能带来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希望大家能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树立保护环境的全球观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我们的环境

8、,保护好我们的地球。【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多媒体,密切把生活实际与天气知识相结合,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但是过多的使用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注意力分散。使得本节课的重点不是很突出。同时所找的素材和例子学生都不了解,因此还是应该准备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