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代史线索的思考 陈旭麓

关于近代史线索的思考 陈旭麓

ID:12288631

大小:4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6

关于近代史线索的思考 陈旭麓_第1页
关于近代史线索的思考 陈旭麓_第2页
关于近代史线索的思考 陈旭麓_第3页
关于近代史线索的思考 陈旭麓_第4页
关于近代史线索的思考 陈旭麓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近代史线索的思考 陈旭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近年来,中国近代史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进展,从评价洋务运动及其与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乃至五四运动的轨迹,推而及于对近代史线索的探讨。所谓历史线索,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历史中形成的一种考察历史的观念,并把这种观念贯串于阐述历史的首尾,有似绳索贯串钱物,如唯物史观、进化史观、文化史观、英雄史观等等皆是。我们在五十年代讨论近代史划分阶段的标准,正是以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为主线,形成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的递进为构架,这个构架积久渐趋公式化,许多近代史著作只有肥瘦的差异,很少有不同风格和个性的显现,而且被大家援用的三次革命高潮也未必都称得上具有完全意

2、义的革命高潮。这就促使人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再认识,由原来认同的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的线索之外探讨新的线索。  事实上,由于资料的积累和认识上的深化,特别是对简单化、公式化思维方式的摒弃,有关近代史研究的范围及近代的含义已经产生了很大变化,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对近代史线索的再探讨。这些变化是:  一、近代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80年,应延伸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110年,这个意见正日趋一致。虽然,由于前80年和后30年长期分割为近代史和现代史,讲课编书至今还是两截,前后不能贯通起来,但把前80年和后30年、新旧民主革命贯通起来写的近代史已在酝酿和

3、准备中,且已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简编与纲要。  二、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近代史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直接联系,在史学领域中具有独特地位而被重视。但自七、八十年代开始,清史和民国史的研究相继热乎起来,清史后期和民国史占有近代史的全过程;这种断代为史的编纂与研究在中国已有两千余年的传统,对人物、事迹及社会生活方面有很大的容量,它就使近代史处于被分解、被取代的尴尬局面。  三、近代史是相对于古代史和现代史而言,它不象清史、民国史这种断代为史的固定,随着岁月的流转,后浪推前浪,鸦片战争后的近代将让位于后来的岁月,变为近代前的历史。人们要参考和研究这个时期的历史,势必以清史

4、、民国史和其他专史为对象,而不再以游移的过了时的“近代”为对象。  除了近代史面临的这些特有变化外,整个历史研究正由前此以阐述阶级斗争为主的政治史,推向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等领域的广阔天地;并由预定的设想和观念去寻摘史料的研究方法,推向尽先大量搜集和整理史料的研究手段来进行论证,既是观念、方法的推新,也有传统史学的回归。这些对近于凝固的近代史构架有更大的冲击力。  由于这些情况和认识的变化,我们对近代史线索的考虑,显然已不能停留于以前80年的近代史为对象,也不只是加上后30年——前后两截的拼合,应把110年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所谓完整的历史时期,就是说这

5、个110年不同于秦汉以来任何一个历史朝代,而是一个特殊的历史社会形态,即在封建社会崩溃中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从这样一个特殊的完整的社会形态及其丰富内涵来考虑。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名称,是在二十年代的革命实践中考察和研究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社会状况而提出的,并在三十年代初发生过激烈论争。作为一个科学概念,近年在史学界的一些讨论会和文章中颇有异词。但是我以为: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过程,两个半字在于表明二者的并存,不能机械地用统计数字的百分比来理解;二、半殖民地在揭示国家丧失独立主权的同时,也揭示了被卷入世界市场的资本主义生产,民

6、族资本就是相对于外国资本和买办资本的半殖民地产物,不能把半殖民地理解为单一的政治概念;三、半殖民地半封建既相区别又是互存的,不能截然分为两爿,试问没有半殖民地何来半封建?我初听到人们的异议时,也颇以半殖民地半封建连在一起,太晦气,看不到近代中国人前进的足迹,其实正是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决定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道路,它是中国人民改造中国社会的出发点。一个名词的表象有其必然的内蕴,所以半殖民地半封建还是比较能够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面貌和实质的。即使在学科的发展中研究出了更贴切的新名,半殖民地半封建也将作为历史名词而永存。梁启超曾说近代中国是一个过渡时代,他自

7、己是一个过渡的人。曾在《过渡时代论》中说:“故今日中国之现状,实如驾一扁舟,初离海岸线,即俗语所谓两头不到岸之时也。”他虽没有能说出从哪里过渡到哪里,但他深深地觉察到传统社会在他面前已是无情地崩溃了,却又看不到新社会的成长,长期处于过渡的苦恼中。过渡,倒也道出了110年近代中国社会的特征,它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而又形成不了资本主义社会,只是从传统社会跨向另一个新式社会的大过渡。所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又是一个过渡形态的社会。  就人类历史发展的里程来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比传统(封建)社会毕竟已向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迈出了步伐,从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到文化生活

8、都有了近代的新内容,这种新内容尽管微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