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治痹证的几点体会

中医诊治痹证的几点体会

ID:12296616

大小:2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6

中医诊治痹证的几点体会_第1页
中医诊治痹证的几点体会_第2页
中医诊治痹证的几点体会_第3页
中医诊治痹证的几点体会_第4页
中医诊治痹证的几点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诊治痹证的几点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诊治痹证的几点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JoumflofIntegratedTraditionf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2007Apr,16(10)?1359?中医诊治痹证的几点体会何卫国(甘肃省庆城县长庆石油勘探局总医院,甘肃庆城745100)[关键词】痹证;中医;感寒证[中图分类号】R25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8849(2007)10—1359—02痹证为中医病名,类同于现代医学的风湿类疾病,涉及到免疫,代谢,遗传,骨科,肿瘤,血液,神经等多个现代医学领域.痹证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种

2、类繁多,仅较常见的就有几十种.大多数风湿类疾病具有病程较长,复发率较高,致残率较高等特点,笔者运用中医的方法诊治痹证多年,现将一些心得体会与诸位同道商榷.1关于"感寒证"的问题在临证时,常能听到痹证患者诉说自感身体怯寒,手足发冷,是否遇到这种情况就必定与"寒邪"或阳气不足联系在一起,治疗中一味地用辛燥温阳之品呢?笔者认为不尽然.湿性重浊,其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致气不能流行于躯体,四肢,经络;而气具有温煦机体的生理功能,正如《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即是说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如湿邪阻气,就是气不能发挥温

3、煦机体的生理功能.临床上有些患"湿热痹"的患者亦诉说"冷".由于痹证的发生,外因是"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内经?痹证篇》日:"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内因为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灵枢?五变篇》日:"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济生方?痹》亦日:"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也就是说痹证的病机为外邪先侵袭肌表,乘人体正气不足,再入里闭阻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致痹证发生.既然是外邪入里致病,就有一个传变的过程,故即使是感受寒邪所致的痹证,亦应注意传变过程中出现郁而化

4、热,而表寒未尽致寒热错杂的情况出现,临证用药时不可不察.2关于治疗痹证的中药方剂中药物的配伍问题治疗风寒湿痹的方剂中,一派辛散温燥之品中应配伍寒凉药物,这是因为首先寒郁易化热,辛散温燥类药物易促使发热,可蕴邪化热,从而改变疾病的寒热性质;其次,中医谚云:疏风勿燥血,化湿不劫阴.而辛散温热之品均能助火,易劫阴耗血,出现血燥阴枯,使正虚进一步加重,病邪进一步入里,致病症缠绵难愈;再次,痹证的内因本为正气不足,本身易出现阴血不足.肝肾亏虚,本就应该防止阴血进一步耗伤.治疗风湿热痹的方剂中,诸多寒凉药物中应配伍温热辛散药物,这是因为湿邪的性质本为黏腻停滞,又因

5、寒凉之品易凝滞于经络,而适当配以辛散之品,既能针对病症起治疗作用,又能克服药物的弊端,而不使病症缠绵难愈(不使病程延长或反复发作).另据笔者临床观察,对于一些长年不愈,血沉不降,血液黏度高的湿热久蒸之痹证,如按风湿热痹的治则行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治疗,多疗效不佳,此时应考虑祛风除湿药与凉血滋阴药同用,方中可较大剂量的使用苦寒(元参,白芍,生地,知母等),甘寒(石斛,苦参等)之品,以达到滋阴清热凉血之效.因为热为阳邪,湿热之邪郁蒸日久,必耗伤阴血,而为祛风除湿所用之辛散之品,亦劫阴耗血,此时配合适用前述之滋阴凉血清热药,既可祛邪(热邪),又可扶正(阴血亏虚

6、),同时还能抑制辛散药物之弊.3关于有毒副作用中药的使用问题许多对痹证有显着疗效的中药,如乌头类中药,马前子(番木鳖),曼陀罗(洋金花),雷公藤(黄藤),闹羊花(羊不食草,羊踯躅),天仙藤(莨菪),凤仙草(夹竹桃,急性子)等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据笔者观察这些药物的疗效与剂量成正比,其最佳剂量接近中毒剂量,而药物的中毒剂量(亦就是患者对这种药物的耐受量)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当前的身体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故在制定治疗计划时应尽量做到剂量的"个体化",用尽可能的精确剂量达到最佳治疗目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轻药物毒副作用对人体的损害.也就是说用量要因人而异,用药期

7、间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灵活调整剂量.比如马前子制剂使用时应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至出现轻度中毒症状(如头皮发麻,手微颤等)时应立即稍减量,以确定最佳服药量.另外据笔者临床观察,治疗"痹证"的这些药物生用疗效更好,炮制后疗效有一定的减弱,故这些药物能生用时尽量生用,如乌头类中药生用时只要先煎30~60min,或配甘草同煎其毒性可大减.但这些药物生用的话,患者遭受这些药物毒副作用的风险也更大,对施治者的责任心的要求也更高,服用这些药物要在施治者的严密观察下,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加量,间歇服用,得效即减或中病即止,同时要做好中毒现象出现时的急救措施.4关于

8、痹证患者的饮食问题在急性期饮食宜清淡,使之容易消化,水分要充足,有发热时更宜如此,如可进食米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