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电器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国美电器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ID:12296873

大小:1.54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7-16

国美电器价值评估案例分析_第1页
国美电器价值评估案例分析_第2页
国美电器价值评估案例分析_第3页
国美电器价值评估案例分析_第4页
国美电器价值评估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美电器价值评估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美电器价值评估案例分析3家电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3.1家电零售行业现状3.1.1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1)行业发展历程家电零售行业发展经过了以下阶段:一是以百货公司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初级阶段。七八十年代,在中国家电并不普及,某些家电对一般家庭来说,价格上属于奢侈品,所以,家电用品一般只在单价较高、消费水准较高的百货公司和少数知名品牌家电的经销商那里才有。这一时期家电零售渠道主要在百货公司。第二是处于快速成长期阶段。这个阶段,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准有所提升,人们普遍开始使用家电用品。出现了专业的小型连锁通路、许多知名品牌家电的经销商、连锁店。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及人民

2、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连锁店的规模、范围越来越大。也就导致了家电零售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以量制价和大型卖场为主要卖点的大型的专业卖场。如万客隆、家乐福、大润发等,也开出家电部门,加入到这块市场,让原本不是为了家电而来的顾客或是为家电而来的顾客都可在此购买齐全。第三阶段是后规模化时代。在此阶段,家电连锁企业在规模化发展路径上就出现了自主发展和全面并购、致力做大做强两种方式,在这背后突显的是企业截然不同的发展理念。快的行业之一。据汉彬洲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估算,从2004年到2008年中国前七名的家电连锁企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72%,尤其是作为行业领头羊的国美与苏宁,年平均销售增长更是高达

3、216%。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国美、苏宁、五星、宏图三胞、迪信通5家家电连锁企业入围连锁百强前30强,2007年家电连锁业的销售额增幅高出连锁业平均增幅13个百分点,目前来看家电连锁业已成为整个家电零售业的主导。3.1.2行业竞争状况目前在中国家电销售市场中,家电连锁模式占据了主导地位,百货商场的销售模式已呈衰落之势。例如,在上海,2002年和2003年,家电零售市场还是“三国时代”:以永乐、国美为代表的连锁家电商,以一百、华联为代表的大百货商场和以曲阳商务中心为代表的专业市场,经营规模相当,各霸一方。经过几年的攻城掠地,连锁家电商用专业、低价、服务等营销手段,迅速扩充领

4、地。从2004年上海家电市场的统计看,三大连锁家电商已占据了上海市场85%的市场份额,其中永乐一家就占有50%的份额,国美约占20%,其余15%由苏宁等瓜分;而专业市场和大百货商场的市场份额相继滑落至不到8%和6%,且经营强势仅局限于个别大类品种,与家电连锁企业各大品种全面强势相比,经营难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各家电连锁巨头竞争可谓激烈。例如,在北京,大中2004的门店已达到46家,2005年开店选址的计划仍没有止步的意思;苏宁2004年在北京开设8家新店,到年底卖场的数量提升到了15家;国美2004年在全国开设的200家门店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北京。北京现已成为国内拥有家电连锁最多的

5、城市,总门店超过80家,2005年仍会有40家新店加入。上海家电业巨头永乐进军北京市场的首家店已经于2005年4月中旬在五棵松正式营业。为与已经在北京家电连锁市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国美、苏宁和大中竞争,永乐借首家店开张之机推出全新的“永乐生活电器采购卡”,争夺京城容量巨大的企事业单位团购市场。从目前各家电连锁巨头的版图扩张计划不难看出,京城仍是商家必争之地,市场份额远没有饱和。在广州,已站稳脚跟的家电业两大连锁巨头苏宁和永乐2004年几乎同时宣布扩张策略:永乐朝东进入黄埔区,而苏宁则向南在番禺区开店。加上先前有所动作的国美,国内三大家电连锁巨头已全部将重兵锁定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

6、区。家电连锁的高速增长已经在一级市场取得了相当成效。中国前七大家电连锁企业已经吃下了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全国27个一级城市近40%的市场。目前为止家电连锁企业的门店还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及内陆的一些主要大型城市。伴随着一级市场的饱和,家电连锁企业也正向二三级的城镇渗透。3.1.3产业上中下游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在家电业链条上掌握较大话语权的是渠道商,但伴随着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大门的开启,这种厂商的关系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2004年底国美、苏宁两大国内零售巨头主动携手本土的家电制造企业,形成厂商之间的战略联盟和良好的互惠、互利、互动关系,例如,2004年11月22日苏宁与海尔

7、的销售公司在南京挂牌。新成立的公司有一个多达1400多人的销售队伍,将负责全国苏宁体系内海尔产品的销售与管理工作。双方宣称通过新公司的运作,2005年海尔品牌在苏宁销售平台所占的市场份额将创纪录地达到300亿元。作为国内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家电零售业,在中国零售业大门打开后压力陡然增大。一旦国内家电零售企业处于被动,必然会波及家电制造领域。在共同可能要面对的压力下,苏宁、海尔打破了家电制造商主攻生产,零售商主攻销售的固有思维模式。企业与零售商将完全实现双方在商品库存、定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