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

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

ID:12297812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6

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_第1页
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_第2页
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_第3页
资源描述:

《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临床又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或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血细胞分析的技术也从几年前的三分类转向现在的五分类,从二维空间进而转向三维空间,同时现代血细胞分析仪的五分类技术许多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如鞘流技术、激光技术等。下面就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器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加以说明。1.采用阻抗、激光散射和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法直流电阻抗法(DC)用于测量细胞体积大小。激光散射产生的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和侧向荧光可用于探测白细胞体积大小、细胞内含物的情况(细胞核以

2、及颗粒情况),侧向荧光则可以反映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含量,特有的嗜酸性粒细胞检测溶血剂Str-matolyzer-EO可将除了嗜酸细胞以外的所有细胞溶解或萎缩,含有完整嗜酸细胞的液体通过小孔可以按照电阻法计数技术进行计数。在嗜碱细胞通道中,使用特殊溶血剂Strmatolyzer-BA可将除了嗜碱细胞以外的所有细胞溶解或萎缩,含有完整嗜碱细胞的液体通过小孔可以按照电阻法计数技术进行计数。幼稚细胞检查通道(IMI)可以根据幼稚细胞膜比成熟细胞膜表面含有脂质较少的现象,在细胞稀释悬液中加入硫化氨基酸,由于占位不同,结合在幼稚细胞表面

3、的氨基酸较多,对溶血剂有抵抗作用,当加入溶血剂后成熟细胞易被溶解,而幼稚细胞不易被破坏,可通过电阻法检测出来。综合各个测量方法,得到白细胞五分类的图形和数据。这种技术主要应用在Sysmex研制和开发的SE-9000、SE-9500、XE-2100、XT-1800等系列血液分析仪中,中仪康辉(北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为该系列产品国内部分区域分销商。2.电阻抗和射频电导联合检测法这种方法是分别采用四个检测系统来检测不同类型的细胞:(1)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检测系统:在细胞悬浮液中加入溶血剂使红细胞溶解,而使白细胞保持完整,细胞浆及核形态近似于生理状态,

4、当这些细胞通过检测系统时,对白细胞进行电阻抗法(测量细胞体积)和射频电导法(检测细胞核和颗粒密度)的联合检测,结果将细胞分成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三个群体。(2)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两种检测系统:在细胞悬浮液中加入特殊的溶血剂,除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外,其他细胞均被溶解或萎缩,再对保持完整的嗜酸性细胞或嗜碱性细胞进行计数。(3)幼稚细胞检测系统:在细胞悬浮液中加入硫化氨基酸,由于占位不同,结合在幼稚细胞的氨基酸比成熟细胞多,且对溶血剂有抵抗作用,当加入溶血剂时,成熟细胞被溶解,只保留着可能存在的幼稚细胞用来计数。目前Sysmex公司的SE900

5、0血细胞分析仪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五分类的。3.多角度激光偏振光散射检测法采用这种技术的仪器使用鞘流液将标本血稀释,稀释后白细胞的内部结构近似于自然状态,只有嗜碱性细胞由于其吸湿的特性而使细胞结构有轻微改变。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在高渗透压的作用下,从细胞中分离出来。而鞘流的水份则进入红细胞内,使细胞膜结构仍然完整,它与鞘流的折光系数相同,不影响白细胞的检测。仪器同时从四个角度来检测通过激光束的细胞所产生的散射光,0°前角散射光用来测定细胞的体积,10°狭角散射光用来测定细胞结构,90°垂直散射光对细胞内部颗粒及细胞质进行测量,90°消偏振光散射将嗜酸性细胞从

6、中性粒细胞和其它细胞中分离出来。利用上述方法进行五分类的仪器,最终结果均呈现在高分辨率的白细胞分布图上。运用计算机图像技术,以各种彩色像素代表一定的细胞浓度,使细胞亚群和异常情况易于识别,可以从三维空间的不同方位观察分离的白细胞亚群。通过某种操作,使三维轴旋转,就可展示不同方位的细胞分布情况。4.采用图像分析的单纯细胞检测法该技术采用图像分析法,将血片染色,用含有扫描镜头的显微镜扫描每个视野,将获取的细胞图像与仪器内存储的标准图像进行对照分析,判断该细胞的类型。此类仪器需要大型的计算机系统支持,由于在当时电子计算机图形识别和分析技术还不很发达,因此该类设备

7、发展收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分析速度慢,在细胞判断的准确性上也不尽人意,没有流行起来.五分类就是将血液中的白细胞分成五个类别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0.04~0.50)×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2.00~7.00)×109/L;嗜酸性粒细胞0.5%~5%,(0.02~0.50)×109/L;嗜碱性粒细胞0%~1%,(0~0.10)×109/L;淋巴细胞20%~40%,(0.80~4.00)×109/L;单核细胞3%~8%,(0.12~0.70)×109/L,各细胞的临床意义如下:1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和调节作用、变形性和粘附作

8、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由于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