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学案(鲁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学案(鲁教版必修1)

ID:12300156

大小:66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6

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学案(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学案(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学案(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学案(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学案(鲁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学案(鲁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学案(鲁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 1.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和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各种地表形态的方法。2.学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3.掌握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要领和绘制方法。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1.山坡缓坡:等高线分布①________,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小。陡坡:等高线分布②________,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大。2.脊谷山脊:等高线由③________向④________凸出。山谷:等高线由⑤________向⑥________凸出。3.鞍部:两侧等高线⑦________,且⑧________相等。4.陡崖:

2、若干条等高线⑨________在一起。二、地形图的判读1.盆地:等高线闭合,⑩____高⑪____低,四周有山岭环境的地形。2.丘陵:地面有起伏,但是海拔⑫________,坡度又比较⑬________的地形。3.沙丘:各地点之间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小,地势较⑮________________,小圆孤指示沙丘的⑯__________________。4.岭谷相间地形:⑰______和⑱______相间分布的地形。三、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1.要判断地形剖面图是根据哪条剖面线所绘,首先抓住几个重要点位,起点、⑲________、⑳__________、____

3、__、转折点,然后进行比较检验确认剖面线。2.绘制剖面图的基本步骤(1)先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确定____________,图中上半部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阴影部分是海洋。MN横线是要切开地表的剖面线。(2)然后确定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一般与等高线水平比例尺相同),纵坐标(一般要比水平比例尺大几倍,以便形象看出地势起伏状况)。(3)确定剖面图上的基准线M′N′并在两侧标出高度与深度。(4)把等高线图中剖面线上各点高度转移至下图相应的高度上,用________________连接各点,就得到相应剖面图。我的疑惑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一 认识等高线地形图【探究材料】材料一 教材P72图3-4-1 缓坡与陡坡,图3-4-2 山脊与山谷,图3-4-3 鞍部与陡崖。材料二 教材P73图3-4-4 地形景观与等高线。1.什么样的图叫地形图?什么样的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第6

5、页共6页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2.怎样用等高线表示缓坡和陡坡、山脊和山谷、鞍部和陡崖?  【规律总结】1.不同等高线地形图的表示方法,列表如下:地形地貌等高线图(单位:m)等高线特征景观图缓坡与陡坡缓坡等高线分布稀疏,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小陡坡等高线分布密集,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大山脊与山谷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中部海拔较两侧高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中部海拔较两侧低鞍部与陡崖鞍部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陡崖若干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考例探究1】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m),回答问题。(1)图中所示地

6、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A.东北—西南向B.东西向C.西北—东南向D.南北向(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C.上、下部均平缓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第6页共6页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探究点二 地形图的判读【探究材料】材料一 教材P73图3-4-5 盆地等高线,图3-4-6 丘陵等高线。材料二 教材P74图3-4-7 沙丘等高线,图3-4-8 岭谷相间地形等高线。1.如何依据等高线图判定地形?   2.在沙丘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确定风向?   【规律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7、地貌类型判断依据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面广阔平坦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为“V”字形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面有起伏,相对高度较小,一般在100米以下,坡度较为和缓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内小外大,中部稀疏,边缘密集高原地面坦荡开阔,海拔较高,但相对高度较小,等高线边缘密集、中部稀疏沙丘各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很小,地势比较平坦,等高线的小圆孤指示迎风坡岭谷相间山岭处等高线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