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不记讳”辨伪

“始祖不记讳”辨伪

ID:12304293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6

“始祖不记讳”辨伪_第1页
“始祖不记讳”辨伪_第2页
“始祖不记讳”辨伪_第3页
“始祖不记讳”辨伪_第4页
“始祖不记讳”辨伪_第5页
资源描述:

《“始祖不记讳”辨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始祖不记讳”辨伪邱冠瑛近些年,经常看到梅县的个别丘氏宗亲不厌其烦的给宗内一些报刊投稿,传播所谓“始祖不记讳”的谬论,还振振有词的说其先世修谱时有“始祖不记讳”的规定,给人的印象好像真有什么“始祖不记讳”似的。但是我的阅历使我对这一说法存有疑虑,一经考查,发现古往今来除近一二十年的梅县之外均无此说。我们不妨一起来考证一下,看看什么叫“讳”。一、讳的字义讳,基本字义是指违言。违言是什么意思呢?是指不说,不能说,不敢说,避免说,回忌说,禁止说等意思。包括有所顾忌而躲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说文》云:“讳,誋也。”《广雅·释诂三》

2、云:“讳,避也。”《礼记·曲礼》云:“卒哭乃讳。”《礼记·檀弓》云:“舍故而讳新。”《周礼·小史》云:“昭王之忌讳。”《孟子·尽心下》云:“讳名不讳姓。”《公羊传·闵公元年》云:“《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讳,形声,左“言”;右“韦”。言,是指讲,说,说的话。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韦,形声。从舛舛像两脚相对形。意为违背。声:韦是违的初字。指违背。《说文》曰:“韦,相背也。……经传多以违为之。”《汉书·礼乐志》曰“五音六律,依韦响昭”声。言和韦结合成一字,就

3、是指违言。与言相反则是违言,违言也就是不说。所以,讳是指不说,不能说,不敢说,避免说,回忌说,禁止说的意思,并不是指“不记”的意思。看看字形我们就知道,“讳”字是左“言”右“韦”,不是左“己”右“韦”,也不是左“韦”右“己”。所以,“讳”没有不记,不能记,不敢记,避免记,回忌记,禁止记的含义。所以,讳,就是人不能说,只可以书写镌刻的称号。5讳名:就是指不可以说尊者、亲者、贤者的名,表示尊敬的心意。但书写、记载人名不存在“讳”的问题。为什么在书写某个人名时,要在该人名之前加讳呢?就是告诉读者,这个人名是应当得到尊敬或者避忌的,

4、不可以读出声来,不可以念出声来,不可以叫出声来,不可以以其名称呼。如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云:“讳:生曰名,死曰讳。今人多生而称人之名曰讳。”韩愈《讳辩》云:“汉讳武帝名‘彻’为通。”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云:“子厚,讳宗元。”《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载:“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这些例子说明:讳,不是指不可以书写名,也不是指不可以记载名,而是指不可以用嘴巴发出声音来称谓。讳恶:是指隐瞒或者不说先人的恶行;讳亡:是指忌言亡国;讳疾:是指隐瞒疾病或缺失;讳匿:是指隐匿;藏匿;讳过:是指隐瞒过错或失误;讳恶不悛:

5、是指隐恶不改悔。忌讳:是指因敬畏而隐瞒不说。《楚辞·谬谏》载:“恐犯忌而干讳。”王逸注:“所畏为忌,所隐为讳”。二、讳与名名字,人的称号。古人不仅有“名”,而且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并取“字”。《辞海》P935云:“名字,本为名和字的合称。《礼记·檀弓》载:‘幼名,冠字。’孔颖达疏:“始生三月而加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因为朋友等类可以呼其字。古代人始生而有名,至二十成人,行冠礼加字,故合称名字。后来

6、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又云:“名讳,旧时称人名,生曰‘名’,死曰‘讳’。君亲之名生时也讳。连称则曰‘名讳’通用于生者及死者,含有尊敬的意思。束晳《劝农赋》载:“条牒所领,注列名讳”。“生曰名,死曰讳”是什么意思?就是指人活着的时候所称的名字,死去了的时候就是讳。三、“始祖不记讳”是谬论“始祖不记讳”,纯属谬论,询及专家学者,查遍国史、方志、野史和姓内外古谱,均无“始祖不记讳”一说。何谓始祖?《辞海》P1242载:“始祖:最初得姓的祖先,后称可考的最早祖先”。5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古今中外,人其实最珍惜的是自己

7、的姓名,分量可谓举足轻重,几乎构成一个人最重要的人生价值载体,它比金钱地位更加使人看重和珍惜。“始祖不记讳”是谁规定的?经过查考,没有出处,也没有发现这样的古制,更没有发现其它哪个姓氏有这样的规矩。试想,如果真有“始祖不记讳”的规定,岂不是天下所有的开姓始祖、开基始祖都留不能留下名字了吗?炎帝是不是始祖?如果“始祖不记讳”,那么,炎帝的名“石年”能传到现在吗?姜太公是不是始祖?如果“始祖不记讳”,那么,姜太公的名“尚”、名“望”、字“子牙”能传到现在吗?黄帝是不是始祖?《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8、。如果“始祖不记讳”,那么,黄帝的名“轩辕”能传到现在吗?比干是不是林姓始祖?他是殷商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名干,如果“始祖不记讳”,那么,比干的名“干”能传到现在吗?高傒是不是高氏的得姓始祖?高傒姜姓,高氏,名傒,字敬仲,如果“始祖不记讳”,那么,高氏得姓始祖的名“傒”能传到现在吗?修谱的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