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发生巨大地震灾难时的沉重思考

汶川发生巨大地震灾难时的沉重思考

ID:12306252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汶川发生巨大地震灾难时的沉重思考_第1页
汶川发生巨大地震灾难时的沉重思考_第2页
汶川发生巨大地震灾难时的沉重思考_第3页
汶川发生巨大地震灾难时的沉重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汶川发生巨大地震灾难时的沉重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汶川发生巨大地震灾难时的沉重思考作者:陈青来  今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中许多城镇顷刻间变为恐怖的废墟,几万人被倒塌的房屋伤残和夺去生命。自然界释放的巨大能量造成现代社会巨大的人间灾难,令全中国悲痛,令全世界震惊。  作为建筑结构专家,在被惊天大灾震撼、悲痛和无奈的同时,又多了万分愧疚:数万鲜活的生命不是在地震中直接罹难,而是被倒塌的房屋夺命;无数健全的身躯并非直接遭到地震伤害,而是被垮塌的房屋伤残;活下来的人在精神上并不畏惧大自然,而是畏惧建筑的安全不能安睡。当地震发生时,我们的

2、房屋为什么不能给人们提供安全庇护,反而变成灾难的帮凶?按结构抗震理论技术建造的房屋为什么在剧烈地震中如此脆弱?  大难已经发生,建筑结构专家在社会层面负有山一般重的责任。极其悲惨的事实似严厉的法官、似无形的鞭子在考问、鞭笞着结构专家们的灵魂。除了以无尽的泪水浸透悲痛的内心,沉重哀悼罹难同胞,爱心捐助失所者度过难关之外,我们这些结构专家还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本文所要做的,是中国汶川发生巨大地震灾难时的沉重思考。  一、抗震设防能提供多大的安全保证如果汶川大地震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发生,我们居住的房屋会不

3、会倒塌?这是每个人都将面临的绝非虚构的问题。  地震如果未伤及人类,不过是自然界的地壳运动;如果伤及人类,就是一场灾难。为了减小地震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各国都对建筑的抗震设防等级制定了强制性标准。我国抗震设计规范根据地震对建筑的破坏程度,规定了最低6度、最高9度的抗震设防等级,每高一度,地震作用力依次翻倍。当烈度低于6度时,建筑不会发生破坏;当烈度高于9度时,由于缺乏可靠的近场地震资料和数据,现在尚不具备列入规范的条件,实际上当高于9度时也不适宜建造供人居住的房屋。众所周知,汶川地区的抗震设防等级为7度,而地震烈度

4、最高达到11度,这怎么能够抵抗得住?   现在的问题是:人类能不能准确预测地震?抗震设防烈度有多高的准确率?抗震设防能提供多大的安全保证?  人类能不能准确预测地震?答案是不能。全世界已发生无数次地震,仅有1975年2月中国辽宁海城地震一例预测准确,但有很高的偶然性,17个月后并未预测到1976年7月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地震长期预报对避免地震灾害几乎没有实际意义,而短期临震预报更是难以决策。即便是科技非常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和日本,也只能无奈地承受突发地震造成的巨大破坏。  抗震设防烈度有多高的准确率?答案是

5、尚不十分确定。人类目前尚做不到准确预测地震,自然做不到准确预测可能发生的地震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四川省的汶川、北川、都江堰、什邡、绵竹、理县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而实际发生的地震烈度却高达11度。事实上,近几十年来,很多6度地震区也发生过较大地震甚至特大地震。  抗震设防能提供多大的安全保证?问题的答案要稍微复杂一些。规范提出抗震设防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个水准目标,汶川、北川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二水准(中震)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g、第三水准(大震

6、)地震加速度为0.22g(g为重力加速度),而汶川、北川地震烈度高达11度,地震最大加速度超过了1g,为当地抗震设计地震加速度的数倍。地震加速度直接产生地震破坏力,要求房屋抵抗超过自身抗震能力数倍的地震破坏力是不现实的,汶川地震中大量房屋倒塌实际难以避免。当然,如果实际地震烈度未超过抗震设防烈度,房屋会遭到一定程度损坏,但通常不会倒塌,抗震设防能够保全人的生命,但并不能保全人的财产。可以预见的是,灾难过后,我国的抗震设防标准非常需要重新制定。  二、提高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抗震设防等级合乎国情民意。汶川地震最沉

7、痛的悲剧是学校、医院的大批垮塌,学生、病人伤亡惨重。培养民族下一代的神圣校园在地震中变成令人心碎之地,大灾之际亟需救死扶伤的医院却彻底丧失了功能。那么,即便我们接受这次大灾教训从此确保设计施工质量,杜绝问题建筑,是不是就能确保学校、医院建筑的安全?在这方面,有没有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反思?  在地震频繁发生的日本,其建筑理念是“所有房子可倒,学校的房子不能倒”,学校是第一避难所是日本社会的共识。在美国,学校和医院建筑设计和施工比一般建筑严格得多,有权设计住宅、商场、办公楼等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执业结构设计工程师,没有专

8、门的执照也不允许设计学校和医院。这些发达国家对学校、医院建筑在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方面有多重规定,使学校在灾难发生时变为市民的安全避难场所。当道路被阻断时,学校的操场往往成为稀缺的救援飞机起降场地。  大灾发生后,我国政府迅速制定并原则通过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条例要求灾后恢复重建时对学校、医院等公用设施的抗震设防提出特殊要求。条例体现了以人为本,符合国情民意,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