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解释大作业报告

地震资料解释大作业报告

ID:12308947

大小:27.1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6

地震资料解释大作业报告_第1页
地震资料解释大作业报告_第2页
地震资料解释大作业报告_第3页
地震资料解释大作业报告_第4页
地震资料解释大作业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震资料解释大作业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夏子街地区地震资料解释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肖鸿宇一、概述1、研究区背景信息本区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夏子街地区。区域地质研究表明本区主要发育三个大的区域不整合面:白垩系/侏罗系不整合面、侏罗系/三叠系不整合面和三叠系/二叠系不整合面。其基本特征为:①均为角度不整合面②界面之上均为厚层砂砾岩,界面之下岩性较细,甚至于为泥岩。本区砂砾岩波阻抗高,泥岩波阻抗低。本区在区域构造单元上属克——乌逆掩断裂带,发育众多断裂,主断裂与区域构造的走向基本一致,断面一般北西倾斜,它们和方向不一、倾向不同的派生

2、断裂一起将本区切割为若干断块,形成了三叠系以背斜——断块为主的构造圈闭。2地震资料概况资料采用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夏子街地区部分三维测线,共21条。其中主测线(inline)10条,联络测线(crossline)11条,线距均为500m,比例尺为1:25000。本区剖面经过三维叠加偏移处理。采用SEG标准显示,负反射系数界面为波峰,正反射系数界面为波谷。3任务与要求1)标志层和不整合面的识别要求:对所有剖面进行观察,确定本区存在几个标志层。识别出三个大的区域不整合面,确定其是波峰还是波谷。确定在三叠系内部和侏罗系内部有几个标志

3、层。确定各标志层的地层接触关系和性质。2)断层解释和主要界面的追踪对比要求:对21条剖面进行断层解释,对三大区域不整合面和三叠系内部、侏罗系下部标志层共5个界面进行追踪对比。要求断层和界面在所有的剖面交点上闭合1)三叠系底界T0构造图编制和构造特征分析要求:剖面上断点投影到平面底图上,并且标出断层的性质、倾向。断层组合。T0图勾绘,等值线间距为20ms。分析主要断层和褶皱的性质及形成时期2)地震相分析(编制侏罗系下部层序地震相平面图)要求:对侏罗系下部层序进行剖面地震相划分。编制沉积相平面图。进行的初步的沉积相解释。二、地层格

4、架1标志层及其特征地震反射标志层是指波形特征突出、稳定且分布广泛的同相轴或波组。通过对地震资料的分析,确定以下4个标志层,以剖面Y360(附图1)为例,标志层为T1、T3、T5、T6,标志层T1、T3、T5、T6均延伸较远,几乎全区都有分布,而且特征十分明显突出,横向变化稳定。T1、T3与上覆、下伏同相轴均呈整一接触关系。T5与上覆同相轴均呈上超接触关系,于下伏同相轴呈整一接触关系,T6与上覆同相轴呈整一接触关系,与下伏同相轴呈削截接触关系。2不整合界面及其特征不整合面是指具有不整合接触关系的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面。以剖面Y36

5、0(附图1)为例,不整合面T1、T4、T6将岩层分别划分为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和二叠系,T1、T6同时也为标志层。均为全区分布,而且不整合面延伸较远,特征十分明显。如果通过横剖面进行观察,以剖面X433(附图2)为例,则可以发现在横剖面上T1、T4延伸较远,T6则较短。T1与上覆同相轴呈上超接触关系,与下伏同相轴呈整一接触关系。T4与上覆同相轴呈整一接触关系,与下伏同相轴呈削截接触关系。T6与上覆同相轴呈整一接触关系,与下伏同相轴呈削截接触关系。由于三大界面之上均为厚层砂砾岩,界面之下岩性较细,甚至于为泥岩,而砂砾岩波阻抗较

6、高,泥岩波阻抗较低,故三者对应负反射系数,为波峰。3地层划分表如附表1所示。附表1地层划分表界面名称左侧接触关系中部接触关系右侧接触关系地层年代T1上超上超上超白垩纪整一整一削截侏罗纪T2整一整一上超整一整一整一T3整一整一整一整一整一整一T4整一整一上超整一整一削截三叠纪T5整一整一整一整一整一整一T6整一整一下超整一整一削截二叠纪4地层分布剖面可见四个地层如表中所示。P时近乎水平沉积,沉积厚度较大,且有铲式逆断层发育后期发生构造运动,对P地层早晨强烈的削截;T时有明显的构造作用,地层倾斜。除此之外,发育铲式逆断层还带来外来

7、岩体,替代了大部分P和T沉积物。此后,J时沉积,延伸较广,完整程度较好,厚度较薄;K沉积,全区分布,完整程度好且厚度较厚。不整合面剖面上以P、T不整合面与T、J不整合面易识别。三、地层构造特征1各断层特征本区主要发育四大逆断层和小断层若干,见附图3所示F1,F2,F3,F4为主要断层。可见F1、F3、F4、F5倾向为北西向,F2南倾,走向均为北东向,长度范围为约2750m到约4750m。以剖面X443(附图4)为例,可见:F1长度约为5000m,向上断至分界面T6,向下断至P地层内部,断距落差较小,性质为逆断层,活动时期为二叠

8、纪末期或三叠纪初期。F2长度约为3500m,向上断至T地层,向下断至P地层内部,断距落差较小,性质为逆断层,活动时期为二叠纪末期或三叠纪初期。F3长度约为3000m,向上断至T地层内部,向下断至外来岩体中,断距落差较小,性质为逆断层,活动时期为二叠纪末期或三叠纪初期。F4长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