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的配镜原则

屈光不正的配镜原则

ID:12309423

大小:4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6

屈光不正的配镜原则_第1页
屈光不正的配镜原则_第2页
屈光不正的配镜原则_第3页
屈光不正的配镜原则_第4页
屈光不正的配镜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屈光不正的配镜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远视眼的配镜原则  有远视的病人,轻度和中度者,在青少年期由于调节力强,很少出现视力减退和视力疲劳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健康状况下降,调节能力随之减退;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视力疲劳,有的甚至近视力和远视力均减退。究竟什么程度的远视才给予矫正,这要以各人的年龄、视力、症状、调节力、眼外肌的平衡力量、体质、精神状况、习惯与职业而定。    7岁以下的儿童,有3.OOD左右的远视,是属于正常的生理性远视,随年龄的增长,眼球轴也伴着整个身体的发育而逐渐增长,远视度逐渐减轻,乃至发展至正视,一般不必矫正。远视度数比较高且有斜视、弱视者应该尽早矫正,并经常戴镜。验光检查一定要在用阿托品充分麻痹睫状肌、

2、使调节消失的条件下进行。对内斜视者应做充分矫正,坚持经常戴用,切不可间断,借此放松调节而使集合放松。幼儿无法辨认视力表者,可在客观验光检查的结果中减去1.OOD~2.00D给予处方。作这样的矫正,所配眼镜是难以被儿童接受的,戴镜前应先用阿托品麻痹睫状肌,戴镜前最好还隔日用药1次,维持1周。这样才使睫状肌不发生痉挛,逐渐适应。戴镜后每1~3 ei-,q复查1次,以观察其视力提高的程度和斜视度的改变情况。如斜视度消失,应在能控制斜视度和保持较好的双眼视力功能的情况下,逐渐减少屈光度。    有外斜视而视力下降者,尽管远视度数不高只要加镜能使视力提高,也应将能提高的视力绝对远视度给予矫正。总之,应在

3、视力提高的原则上给予最低度数的镜片矫正,使其尽量使用调节,从而加强眼的集合,减少轻度、中度以上远视。双眼弱视而无斜视者,当作充分矫正,视力相差仅1~2行,可不必施行遮盖;超出3行,应行全遮盖,或不完全遮盖。    儿童戴镜应每年验光检查1次。如屈光度降低,应更换镜片,以免由于远视矫正过度而成为人工近视。我们在多年的儿童斜视验光检查中发现,一般幼儿内斜视患者,经过戴矫正镜一年,再用阿托品麻痹睫状肌验光,屈光度没有减少,有些反而增加0.25D~0.50D,这说明儿童远视者由于调节力丰富,未戴矫正眼镜前,为了获得较好的视力过度调节,致使睫状肌痉挛,尽管连续用阿托品7天,睫状肌的调节力完全消失,通过戴

4、镜矫正合理使用调节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使睫状肌的紧张力松弛下来。学龄儿童和少年如有明显的视力疲劳症状,如慢性结膜充血、眼胀痛、头痛、眼发痒、眼睑痉挛、揉眼、厌倦学习或视力下降者,即使远视度数在3.00D以内,也应给予矫正,视力正常者,可在阅读时戴用。    成年人一般远视低于2.00D者视力正常,如无症状,可以不矫正。如远视力正常,阅读或做其他近工作时有症状,应给予矫正;平时不戴镜,只在阅读、做近工作时戴用;如视远也有症状,则需经常戴镜;原则上以达到最佳视力的最高屈光度给予。对隐性远视部分不必矫正,对神经衰弱、体质差、调节力弱或年龄在35岁左右者,为阅读可酌情将隐性远视也矫正1/4~1/2。  

5、  远视度数较高者,除儿童和少年因耐受力与适应性强,可作一次性矫正外,其他病人(未戴过低度数眼镜者),一次矫正时由于初戴镜,对物像的放大、球面像差所致的像畸变和色散而引起的不适是难以接受的,应分次给予,初次以其能忍受的高度镜片进行矫正,待其适应后再加深。    总的原则是:小儿轻度远视或成人轻度远视而无视力障碍者,不必配镜。一般只矫正其显性远视,年龄大调节力弱者,一部分隐性远视或总和远视需矫正,宜用最高度数达到最好视力的镜片,以防矫正不足。超过3.00D,远视力不佳或视远视近均有症状者,宜经常戴镜;近视力佳,或视近有症状者,只需阅读时戴;满45岁者宜经常戴,视远需完全矫正,视近要加老视度数,以

6、戴双焦点镜为方便,否则要配视远视近两副镜。  二、近视眼的配镜原则  近视有真、假之分。由于青少年调节力强,容易发生假性近视,少数壮年人也可发生假性近视。凡假性者,当注意眼的劳逸和用眼卫生,坚持做眼保健操,再结合药物治疗,不需要戴镜。对一过性近视,尽管达到一4.00D,也不给镜,因只坚持数天眼睛休息不用即可恢复。只有真性近视才戴矫正眼镜,以提高视力。    近视眼看近物是不用或少用调节的,所以调节少于集合,当戴矫正眼镜后,无论看近物和远物都要使用调节,而且调节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由分开运用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联合运用。有些近视病人由于既往不用调节,戴矫正眼镜后,陡然起用调节,并使调节与集合发生新的

7、正常或近于正常的关系,往往感到不适应,甚至发生视力疲劳。    近视的矫正,原则上以达到最佳视力的最低屈光度数给予处方。例如:一1.25D、一1.50D、一1.75D,均可使视力矫正达到1.5,当以一1.25D给予。因近视眼往往感到屈光度深的镜片比屈光度浅的镜片显得清楚。如疏忽,则容易矫正超度,超度时常用调节弥补,结果使近视眼变成了人为的远视眼,必然多用调节,使过度调节,小于集合的关系颠倒成大于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