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课程实训任务书、指导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实训任务书、指导书

ID:12312464

大小:2.02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6

《混凝土结构》课程实训任务书、指导书_第1页
《混凝土结构》课程实训任务书、指导书_第2页
《混凝土结构》课程实训任务书、指导书_第3页
《混凝土结构》课程实训任务书、指导书_第4页
《混凝土结构》课程实训任务书、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课程实训任务书、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结构与受力分析》课程实训任务书、指导书(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二、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板、次梁及主梁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或1:100)。2)板的配筋图(1:50)。3)次梁的

2、配筋图(1:50或1:25)。4)主梁的配筋图(1:40或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三、设计资料1.题号:题号见表2.1,表中有48道题目,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题目。表2.1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表题号活载标准值(Kn/m2) 楼盖大小(L1×L2)(m×m)44.555.566.577.531.2×18.91234567833.0×19.891011121314151633.6×20.7171819202122232434.8×21.625262

3、7282930313236.0×22.5333435363738394037.2×23.44142434445464748 四周为370mm砖墙承重,内设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层高4.5m。楼盖面层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后做10mm厚水磨石面层。板底采用20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3.荷栽(1)楼面活荷载,见表2.1。(2)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0.65kN/m2。(3)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m3。(4)混合砂浆容重:17kN/m2。(5)水泥砂浆容重:20kN

4、/m2。4.材料(1)混凝土:C20、C25或C30。(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可采用Ⅱ级或Ⅲ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他钢筋可以呆用I级或Ⅱ级。四、设计要求要求完成全部的设计内容,完成设计计算书一份,设计图纸一套,建议手工画图和计算机画图各占一半。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次梁、主梁的计算模型为连续板或连续梁,其中,次梁是板的支座,主梁是次梁的支座。柱或墙是主梁的支座。为了简化计算,通常作如下简化假定:(1)支座可以自由转动,

5、但没有竖向位移。(2)不考虑薄膜效应对板内力的影响。(3)在确定板传给次梁的荷载以及次梁传给主梁的荷载时,分别忽略板、次梁的连续性,按简支构件计算支座竖向反力。(4)跨数超过五跨的连续梁、板,当各跨荷载相同,且跨度相差不超过10%时,可按五跨的等跨连续梁、板计算。一、结构平面布置柱网及梁格布置应根据建筑物使用要求确定,因本题目中的某多层工业建筑生产车间在使用上无特殊要求,故结构布置应满足实用经济的原则,并注意以下问题:(1)梁格及柱网布置应力求简单、规整,以减少构件类型,便于设计和施工。(2)单

6、向板的经济跨度一般为1.7~2.7m,次梁的经济跨度一般为4.o~6.0m,主梁的经济跨度一般为5.O~8.0m,同时宜为板跨的3倍(即设置二道次梁),这样主梁的受力均匀,弯矩变化较为平缓,有利于主梁的受力。(3)对于板、次梁和主梁,实际上不宜得到完全相同的计算跨度,故可将中间各跨布置成等跨,而两边跨可布置得稍小些,但跨度相差不得超过10%。(4)使用要求中的大型设备应直接由梁来支承,在大的孔洞边也应布置有梁,隔断墙下也宜布置有梁。(5)为了提高建筑物的侧向刚度,主梁宜沿建筑物的横向布置。(6)

7、在混合结构中,梁的支承点尽量避开门窗洞口。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板的分类——单向板与双向板楼盖结构中每一区格的板一般在四边都有梁或墙支承,形成四边支承板。为了设计上的方便,《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1.2条规定:(1)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或等于2.o时,应按双向板计算。(2)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o,但小于3.o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3)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

8、3.o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2.板的厚度板的厚度可根据表2.2确定。板厚的模数为10mm。3.板的计算简图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度相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也就是说,所有中间跨的内力和配筋都按第三跨来处理,如图2.2(6)所示。板的受荷范围如图2.1所示,一般取1m板带宽进行计算,板的计算简图如图2.2(a)所示,图中的l1为板的计算跨度,注意区别按弹性理论计算和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计算跨度取值的不同。在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