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狮岭学校工作计划2

2014年狮岭学校工作计划2

ID:12314202

大小:26.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6

2014年狮岭学校工作计划2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2014年狮岭学校工作计划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狮岭学校2014年工作计划二、目标任务1、严格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干部和职工队伍建设,搞好“学习型校园”创建活动,转变教育观念,增强综合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师德水平和服务质量;2、实施德育创新,注重德育实效,进一步加强班集体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特殊学生跟踪教育档案;3、狠抓教学常规工作,抓落实,重实效,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加强教科研工作力度,强化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学校影响力;4、强化艺体科教育,突出办学特色,总结积累经验,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品牌和特色;;5、强化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6、完成我校食堂改造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营造整洁、优美、人文、生态寓一体的校园育人环境。三、重点工作(一)严格各项管理制度,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和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干部队伍建设。1、严格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考勤制度,规范办学行为,依法治校;坚持以人为本,多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多关心职工生活,继续推行校务公开,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充分挖掘、调动蕴藏于广大教职工中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同心同德、以校为家、爱岗敬业的和谐氛围,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2、为了适应迅速发展的教育形势,增强领导干部驾驭教育现代化的能力,继续大兴学习之风,通过学习真

3、正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指导具体工作的水平和判断评价水平,尽快实现领导干部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行政管理型向专家学者型、由权利型向民主型、由人治型向法制型的转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民主意识、超前意识、服务意识、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具备超越个人、超越本位的全局精神,忠于职守、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秉公执政、敢于碰硬的无畏精神,大公无私、廉洁勤政的奉献精神,克服惰性、不断创新的开拓精神;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认真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发扬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树立优质高效的工作意识,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干出新意,干

4、出实绩,不负众望。教师素质提升:1、强化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为教育教学改革奠定思想基础。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用新课改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具体教学行为。实行学校、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每月举办一次教师论坛,每周四下午为学校理论学习时间。开展骨干教师及名师讲座等。2、增强师德意识,提高师德修养,努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倡导三种意识:育人为本意识、教学服务意识、不断学习意识。努力优化集体舆论,营造“团结协作、进取向上、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工作

5、氛围,树立良好风气,凝聚浩然正气,鼓足高昂士气,焕发蓬勃朝气。进一步提高师德水平,改善教师形象。积极开展家长评教评校,学生评教等活动,建立校长信箱、热线电话,听取社会心声,评议结果纳入教师思品考核,以评议促养成。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检查和考核。对教师执行教育法规、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严格执行有偿家教“六不准”的规定等有关情况加强检查和考核,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职务聘任、教师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3、加强进修,不断提高文化学历层次,努力创建“学习型校园”5。在知识更新迅猛、信息量剧增的今天,一次性的师范教育早已不能满足终身工作的需要,专科学历不再是初中教师的理想

6、学历,教师需不断学习、充电,不断更新知识,丰富知识,提高文化层次,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和自身工作的需要。努力培养复合型教师,做到一专多能,胜任一门必修课,能开几门选修课,并能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课活动;鼓励并选派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主动邀请专家前来讲学;加强校本培训,形成人人想学、自觉好学、终身学习的风气。4、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1)提高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全体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讲训练的教学活动上,使之能紧密配合老师的启发诱导,积极动脑动口动手,确保听课率达100%,杜绝热热闹闹的花架子课。(2)提高启发诱导

7、学生思考的能力。善于启发诱导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业务能力。通过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习惯,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抓住重点、难点、联系点、综合点、创新点,精心设计问题、启发诱导、层层深入、水到渠成,使解题思路和方法不是由教师讲出来,而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出来、感悟出来、总结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和创新思维。(3)提高驾驭教材,科学灵活地处理教材的能力。要在备课、教案设计中提高研究、处理、利用教材的能力,在上课中,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学会从学科思想、知识结构和知识空间上去定位、去着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