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连贯衔接题

语言表达连贯衔接题

ID:12325166

大小:3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6

语言表达连贯衔接题_第1页
语言表达连贯衔接题_第2页
语言表达连贯衔接题_第3页
语言表达连贯衔接题_第4页
语言表达连贯衔接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言表达连贯衔接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言表达连贯衔接题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玉树藏族自治州 , , , ,,,玉树既是“三江源头”,也是“藏獒之乡”和“虫草之乡”。①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连②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③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⑤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⑥气候高寒A.②④⑥⑤①③ B.③①②⑤⑥④C.④⑥⑤①③② D.⑤③①④②⑥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任何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  

2、        ,         ,        ;          ,          ,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① 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② 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⑤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⑥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A. ②③①④⑤⑥B. ②③⑥④①⑤C. ③①⑤②④⑥D. ③④②①⑥⑤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①人总有一

3、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②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 ③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④数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⑤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的。A. ④②①⑤③B. ①③⑤④②C. ④②③①⑤D. ①③④②⑤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目前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网上世博会。① 并使之成为世界第一个网上世博会② 

4、让互联网把上海世博会变成“永不落幕的世博会”③ 开创性地推出了“网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④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独特优势⑤ 在举办实体世博会的同时⑥ 实现实体世博会和网上世博会的有机联动A. ④⑤⑥③②①B. ④②⑤⑥①③ C. ⑤④③①②⑥D. ⑤③④⑥②①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           ,           ,          。          ,             。①一阵晨风拂过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

5、熟,愈是谦虚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A.③②⑥⑤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   C.②⑥⑤①④③   D.③①⑤②⑥④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字的写法。①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②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③“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④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

6、道的⑤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⑥“茶”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A.④⑥⑤②①③B.⑥②①⑤④③C.⑤④⑥②①③D.⑥④⑤②③①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④葫芦成熟后

7、,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参考答案1D 2B 3A 4D 5A  6C7D6解析:与句末关联紧密的应为3,排除D,以4或6开头均显突兀,排除A、B,故选C。7解析:由语段上半句“葫芦”可以判断出紧跟下句为③,介绍“葫芦”情况,⑤句它指代③句葫芦较为顺畅,④⑥介绍葫芦的制作过程,①介绍葫芦的历史,②是对整个语段进行总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