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2)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2)

ID:12327356

大小:10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6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2)_第1页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2)_第2页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2)_第3页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2)_第4页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2)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分析化学试卷(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测定一物质中某组分的含量,测定结果为(%):59.82,60.06,59.86,60.24。则平均偏差为0.16%;相对平均偏差为0.26%;标准偏差为0.20%;相对标准偏差为0.33%;置信区间为(60.00±0.32)%()2.47.03.滴定管的读数常有±0.01mL的误差,则在一次滴定中的绝对误差可能为±2mL。常量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应≤0.1%,因此,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必须控制在20mL以上。4.从误差的基本性质来分,可以将

2、它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过失量误差。5.NH4CN质子条件为[HCN]+[H+]=[OH—]+NH36.已知HAc的pKb=4.74,则0.10mol/LNaAc溶液的pH=8.877.六次甲基四胺的pKb=8.85,用它配制缓冲溶液时的pH范围是5.15±18.H2C2O4的pKa1=1.2,pKa2=4.1。当pH=5时,草酸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C2O42-9.在含有Ca2+、Ag2+混合溶液中,在pH=12条件下,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Ca2+。加入三乙醇胺的作用是掩蔽Fe3+、Al3+,

3、加入NaOH的作用是掩蔽Mg2+,使之形成Mg(OH)210.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的电位范围E=,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使指示剂的条件电位处于滴定的突跃范围内。 二、选择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D)A.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B.随机误差出现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均等;C.随机误差在分析测定中是不可避免的;D.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2.下列各酸碱对中,属于

4、共轭酸碱对的是(C)A.H2CO3——CO32-B.H3O+——OH—C.HPO42-——PO43-D.+NH3CH2COOH——NH2CH2COO—3.已知H3PO4的pKa1=2.12,pKa2=7.20,pKa3=12.36,若用NaOH滴定H3PO4,则第二个化学计量点的pH值约为(B)A.10.7B.9.7C.7.7D.4.94.能用H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碱是(D)A.NaF(HF,pKa=3.46)B.NaAc(HAc,pKa=4.74)C.苯甲酸钠(pKa=4.21)D.苯酚钠(pKa=9

5、.95)5.金属离子M,能够用EDTA直接滴定的条件是(B)A.cKa≥10-8B.C.D.6.佛尔哈德法则Ag+,所用滴定标准溶液、pH条件和应选择的指示剂是(B)A.NH4SCN,碱性,K2CrO4;B.NH4SCN,酸性,NH4Fe(SO4)2C.AgNO3,酸性,NH4Fe(SO4)2;D.AgNO3,酸性,K2Cr2O7;E.NH4SCN,碱性,NH4Fe(SO4)27.若两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数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C)A.0.09VB.0

6、.18VC.0.27VD.0.36V8.用Fe3+滴定Sn2+时,下列有关滴定曲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A)A.滴定百分率为25%处的电位为Sn4+/Sn2+电对的标准电位;B.滴定百分率为50%处的电位为Sn4+/Sn2+电对的标准电位;C.滴定百分率为100%处的电位为计量点电位;D.滴定百分率为200%处的电位为Fe3+/Fe2+电对的条件电位。9.氧化还原滴定中为使反应进行完全(反应程度>99.9%),必要条件是(D)A.B.C.D.E.10.用电位分析直接比较法测定某离子的活度时,计算公式中K’后

7、面一项的正符号的取值说法不下确的是(B)A.当离子选择电极作正极时,对阳离子响应的电极,K’后面一项取正值;B.当离子选择电极作正极时,对阴离子响应的电极,K’后面一项取正值;C.当离子选择电极作阴极时,对阳离子响应的电极,K’后面一项取负值;D.当离子选择电极作阴极时,对阴离子响应的电极,K’后面一项取正值;三、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为什么摩尔法测定卤素时,I—时比测定Cl—、Br—引入误差的机会大?答:用摩尔法测定卤素时,反应生成的AgX沉淀对X—有收附作用,吸附作用的大小是I—>Cl—>C

8、l—,所以I—吸附在AgI表面上作用最大,引入的误差的机会就大。 2.苯甲酸能否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加以测定?如果可以,应选用哪种指示剂?为什么?(设苯甲酸的原始浓度为0.2mol/L,pKa=4.21)答:①能否直接被准确滴定的判别式为cKa≥10-8,所以对苯甲酸而言,cKa=0.2×10-4.21>10-8,所以苯甲酸可用强碱直接滴。 ②反应完成时,反应为:C6H5COOH+OH—=C6H5COO—+H2OC6H5COO—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