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沟煤矿.mta矿井设计-毕业设计

白芨沟煤矿.mta矿井设计-毕业设计

ID:12330332

大小:1.33 MB

页数:101页

时间:2018-07-16

白芨沟煤矿.mta矿井设计-毕业设计_第1页
白芨沟煤矿.mta矿井设计-毕业设计_第2页
白芨沟煤矿.mta矿井设计-毕业设计_第3页
白芨沟煤矿.mta矿井设计-毕业设计_第4页
白芨沟煤矿.mta矿井设计-毕业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芨沟煤矿.mta矿井设计-毕业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前言中国是世界最大产煤国,煤炭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煤炭是工业的粮食,我国一次能量消费中,煤炭占75%以上。煤炭发展的快慢,将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作为采矿专业的一名学生,我很荣幸能够为祖国煤炭事业尽一份力。毕业设计是毕业生把大学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使所学知识一体化,是我们踏入工作岗位的过度环节,设计过程中的所学知识很可能被直接带到马上的工作岗位上,所以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设计能够全面系统的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矿井设计的方法、步骤及内容,培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了编写技术文件

2、和运算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其他方面的能力。该说明书为宁夏煤业集团白芨沟矿1井1.2Mt/a新井设计,在所收集地质材料的前提下,由指导教师给予指导,并合理运用平时及课堂上积累的知识,查找有关资料,力求设计出一个高产、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矿井。本设计说明书从矿井的开拓、开采、运输、通风、提升及工作面的采煤方法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比较。论述了本设计的合理性,完成了毕业设计要求的内容。同时说明书图文并茂,使设计的内容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详细指导和同学的悉心帮助,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设计时间和本人能力有限,难免有错误

3、和疏漏之处,望老师给予批评指正。1011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井田概况1.1.1矿井地理位置白芨沟矿位于汝箕沟矿区北部,汝箕沟矿区地处贺兰山北段,宁夏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处,高山环绕沟谷纵横的地貌环境,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井田内地形标高在+1718----+1900米之间,无河流经过。行政区划隶属石嘴山市。西以省界与河南省永城市毗邻,东距濉溪县约10km,东北距淮北市约13km。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6º08',北纬:39º06'。本井田交通便利,平汝铁路支线经呼鲁斯太、石炭井在平罗车站与包兰铁路相接,可通往全国各地,而且,矿区公路以南35公里与110国道相通,可

4、抵达石嘴山市和宁夏自治区首府银川等地,交通极为便利,如图1-1所示。图1-1白芨沟矿交通位置示意图1011.1.2矿井气候条件本区气候较干燥,远离海洋靠近腾格里大沙漠,属高山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7月最高温度高达35℃,元月温度最低-33℃。雨季多集中于6、7、8、9月份,最大降雨量381.4毫米/年,最小降水量68.1毫米/米。最大蒸发量2720.7毫米/年,风季为11月至次年4月,最大风速10级,冬季多西北风,冻土带深度可达0.8---1.2米,地震强度为7度。1.1.3矿井的水文情况本矿地处贺兰山北段,高山环绕、沟谷纵横。地表自然标高+1718m~

5、+1900m之间,地形南北高,中间低,没有河流经过。地层裸露,煤层易于观测。地表下潜水丰富,一般居民生活用水及部分工业用水皆取于此。1.2井田地质特征井田走向长度为4.70km,倾斜宽为1.58km,平均倾角为12度,井田水平宽度为1.55km,水平面积为7.26平方公里。1.2.1煤系地层白芨沟矿属于汝箕沟矿区,位于汝箕沟矿区的北部。本区地层裸露,煤层可易于观测,煤系地层为下侏罗统延安组,构造条件简单,煤质优良单一,无火成岩侵入。其煤系地层结构由新至老概述如下:(1)第四系(Q)为冲积、洪积、坡积层,系砂砾及沙质土构成,多分布于沟谷和山脚边坡地带,厚0----7米与下浮地

6、层呈不整合接触。(2)侏罗系(J)地层厚度389.00m,为直罗组和延安组。1)中侏罗统直罗组(J2z)地层厚度158m,其间有石英脉侵入,含有植物碎片化石。其中上部为黄绿色粉砂岩,灰白色中粒、粗粒厚层砂岩,偶见煤线,系湖相及河床沉积,底部为浅灰到灰白色厚层粗101粒砂岩,分选性差,呈次棱角状,以石英为主,含云母碎屑,硅质胶结,局部为泥质胶结。2)下侏罗统延安组(J1Y)该组为井田含煤系地层,总厚231米,有石英脉侵入,与下浮地层呈平等不整合接触。上部系河床相--泥炭沼泽相,岩性为灰白色石英厚层粗砂岩,中粒砂岩夹主要煤层(二煤层);下部为河床相---泥潭沼泽相---湖泊,岩

7、性为灰白色石英粗砂岩、粉砂岩及煤层(三、四、五、六、七层煤),底部为细砂岩或鮞状中粒砂岩、细砂岩。(3)上三叠统延长群(T3Y)为灰白色至黄绿色巨厚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组成,上部泥岩中偶夹薄煤层或煤线,厚度不详。本群地层中有石英脉侵入。1.2.2地质构造地质条件简单,除向斜翼部有一些宽缓褶皱外,无较大的较大的断裂构造。(1)褶皱井田位于汝箕沟向斜北端,东翼地层较缓(20°以内),西翼地层较陡(30°),向斜北端抬起向南西倾伏轴的倾角由北而南变化为12°--8°—-5°,轴向为N15°---20°E。东翼地层平缓,褶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