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小组讨论之我见 刘晓琳

语文课堂小组讨论之我见 刘晓琳

ID:12335491

大小: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语文课堂小组讨论之我见 刘晓琳_第1页
语文课堂小组讨论之我见 刘晓琳_第2页
语文课堂小组讨论之我见 刘晓琳_第3页
语文课堂小组讨论之我见 刘晓琳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课堂小组讨论之我见 刘晓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课堂小组讨论之我见【摘要】合理的语文课堂小组讨论可以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益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课堂小组讨论应慎用。【关键词】语文教学 问题 课堂小组讨论 课堂小组讨论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实践活动。合理地组织课堂小组讨论,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益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才能使小组讨论产生良好的效果呢?根据我的观察积累,我认为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根据学生特点组建讨论小组并合理分工。科学、合理地组建讨论小组是有效地开展课堂讨论的前提。因此,我会在学期初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语文

2、学习情况、性格、爱好、特长等,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结合学生座次将学生分成4-6人一组,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合理分工。以一个4人组为例:我让一位较具组织领导能力的学生任“组长”,负责每次的讨论任务;让一位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任“汇报员”,负责汇报每次的讨论结果;其余两位学生则协助组长负责信息的搜集和整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工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这样可以避免讨论过程中有人忙得不亦乐乎,有人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二、设计的问题要明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讨论效果的好坏。4记得我在第一次教学七年级上册《郭沫若诗两首》诗,见教学目标中有“比较《天

3、上的街市》与《静夜》的异同”的要求,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便设计了“《天上的街市》与《静夜》有何异同?”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结果学生不知从何入手,收效甚微,还浪费了好多时间。课后,我仔细反思,明白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还不了解比较阅读的方法,我这样没有针对性地笼统地提出问题,对于班上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很难完成讨论任务的。因此,三年后我再次教学本课时,我先简短地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比较阅读,再让他们从“结构、情感、手法”等方面比较两首诗的异同,问题明确了,学生不再像无头苍蝇,这次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讨论时间要充足。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注意自己设计的问题需要多长时间来讨论,以便让学生有充足

4、的时间来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千万不能让小组讨论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一个“过场”——走走形式便匆匆收场。 几年前我校一次公开课中,我选择了《智取生辰纲》。课堂上我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问题是“课文是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请你从晁盖等人的视角,以‘六月初四,黄泥冈上......’为开头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按我的要求讨论了大约3分钟,我就要求学生汇报。学生没能完成任务,这一环节成为这堂公开课的败笔。4评课时,同事们都说,3分钟的时间,学生根本没时间完成讨论。我设计的小组讨论只是我课堂上的点缀,根本没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次教训令我时刻记忆犹新。 四、精心准备,随机应变。课堂

5、讨论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好习惯,而学生又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感受。因此,如果要设计课堂小组讨论,教师一方面要在课堂上认真组织、维持秩序、巡回指导;另一方面要在课前精心准备,要对自己设计的问题深入钻研,要对学生可能得出的观点作出种种假设,防止课堂上出现意想不到的局面。还记得我在教学课外阅读《周处》一文时,设计了问题“周处斩杀了老虎和蛟龙,却见乡邻争相庆祝,于是决心改过,你怎样评价周处的行为?如果你是周处,你会怎么做?”让学生简短讨论,结果一个“汇报员”说:“要是我,我就继续作恶!”教室顿时沸腾起来,我在瞬间的惊诧后,马上镇定下来,先肯定了他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的

6、做法,同时指出他思想认识上的不足,然后因势利导、借题发挥,给他们加上了一小节“思想品德课”。五、及时总结反馈。对于课堂小组讨论中出现的优点和不足,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反馈。我认为,小组讨论的目的之一就是“说”和“听”4。教师在倾听学生见解的过程中,不但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总结反馈,学生之间、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对比、评价,发扬优点,补救缺点,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是大有好处的。 综上所述,讲究课堂小组讨论的组织艺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可以使用课堂小组讨论呢?答案是否定的。长期的经

7、验告诉我,小组讨论应视情况而定。一、教师没有指导学生如何讨论,既没有组织分工,又没有对学生提任何课堂小组讨论要求的不能使用小组讨论。如果教师不做任何准备便盲目地让学生讨论,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二、学生特别活跃、课堂纪律极差的班集体应慎用小组讨论。如果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上尽职尽责地组织讨论,仍然出现易放难收的局面,教师应考虑少用小组讨论法。三、重点讲读课文(如名家名篇、文言文、古诗词)应少用小组讨论。这些经典课文犹如一碗山珍海味,对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