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角下的网络大v分析

比较视角下的网络大v分析

ID:12335819

大小:254.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6

比较视角下的网络大v分析_第1页
比较视角下的网络大v分析_第2页
比较视角下的网络大v分析_第3页
比较视角下的网络大v分析_第4页
比较视角下的网络大v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比较视角下的网络大v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比较视角下的网络大V分析-行政管理比较视角下的网络大V分析季乃礼(南开大学,天津300071)摘要:大V拥有众多的粉丝,既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对政府和官员进行监督,促进公益事业;同时部分大V会利用某些议题进行炒作,成为谣言的制造者,依靠谣言积累名气,依靠谣言进行敲诈。大V制造谣言并不是随意的,他们多利用民众对一些问题的刻板印象赢得网民的支持,这些问题包括:官员的贪腐、特权,环境和食品的安全,某些名胜或企业的不当得利,等等。要想防止网络谣言的泛滥,除了对谣言的制造者进行制裁外,还需要提高网民的素质,更重要的是让民众反映强烈的一些问题在现实社会中得到解决。关键词:舆论领导者;网络大V;大谣;

2、刻板印象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68(2014)06-0011-07一、问题的提出“大V”是指在新浪、腾讯、网易等微博平台上获得个人认证,拥有50万以上粉丝的微博用户。由于经过认证的微博用户,在微博昵称后都会附有类似于大写的英语字母“V”的图标,因而网民将他们称为“大V”[1]。大V可以说是网络上的舆论领导者,因其粉丝众多,往往对社会舆论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些网络大V起到提升社会正能量的作用,譬如利用自己的影响对腐败官员的行为进行揭露,或者为贫困地区的儿童发起免费午餐的活动;另一方面是一些大V起到了混淆视听的作用,由大V变

3、成大谣,成为谣言的制造者。如何看待大V?大V是如何变成谣言制造者的?社会学家G.奥尔波特与L.波特斯曼指出了形成谣言的三个因素。其一,信息本身的模糊性和重要性。信息本身对于民众来说是重要的,但沟通不便或者缺乏真实信息等原因导致信息的模糊性。其二,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削平和磨尖。削平是指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倾向于变得更短、更明确、更容易理解,所用词汇越来越少,具体信息也越来越模糊。磨尖是指从大量背景材料中选择数量有限的细节加以知觉、记忆和报告的现象,那些在信息最初传播中出现较早的、奇特而引人入胜的词汇得以保留。其三,同化。主要体现为与受众的期待、语言习惯、兴趣以及偏见等相一致,这样才能被受众所认

4、同[2](pp.252268)。其中,第一个因素涉及信息源,第二个因素主要是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的作用,第三个因素主要涉及受众的心理。上述两位作者所处的时代还没有网络,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战争时期的谣言传播问题,但他们总结的谣言传播规律适用于网络谣言的传播:网络谣言能够传播首先在于信息的模糊性;然后,一些网民尤其是大V对信息进行削平和磨尖——运用人们更容易理解、更奇特和吸引人的词汇对原来的信息进行改造;改造的重要依据来自于网民的心理,根据网民的期待、语言习惯、兴趣以及偏见等对信息进行歪曲。两位学者的研究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对谣言制造者的心理分析不足,他们谈到了削尖和磨平,但对于其中的原因探讨

5、不多;对受众心理的研究也存在不足,仅指出了方向性的方面。民众面对谣言及谣言的制造者,为何会相信?他们并没有进行详细探讨。既然大V是网络中的舆论领导者,笔者在此借鉴西方学者对舆论领导者的界定和论述,并与大V作比较,然后对大V的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纳,指出哪一类大V基于什么样的心理会造谣,他们是如何制造谣言并成功进行传播的。在此基础上,对如何防止网络谣言泛滥进行初步探讨。二、舆论领导者的相关研究“舆论领导者”一词最早出现在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等人所著的《人民的选择》中,在书中他们提出了两级传播的理论。他们发现在选举中,即使在竞选的最后时刻,也只有部分选民注意到这些材料,大部分人

6、对媒体的宣传还是毫不关心。某类选民接触竞选宣传,剩下的人则对同样的信息很少注意。具体来说,媒体接触程度较深的人是那些具有很高兴趣的人、那些早就做出决定的人和那些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在这类人中,富裕的、学历高且年纪较长的城市男性接触的信息更多,起到了“舆论领导者”的作用。他们把从媒体得来的第一手信息,连同他们自己对其意义的独特解释一起,传播给其他人。该理论认为意见领袖发挥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其一,意见领袖一般作为没有特定目的信息源和解释源而受到信任;与此相反,广告和媒体的政治宣传是经过精心设计用来说服人的,容易引起人们的怀疑。其二,意见领袖传播的灵活性。在非正式的讨论场合,一个人可

7、以灵活地向其他人传递自己的意见,并抵消可能受到的抵抗。其三,回报。当一个人接受另一个想改善二者关系的人的意见或解释时,会产生相当数量的社会满意。接受人际影响可以获得回报;然而对于正式一些的媒介来说,就没有这种回报[3](pp.128133)。1955年,卡茨(ElihuKatz)和拉扎斯菲尔德合作出版了《个人影响》(PersonalInfluence)一书,对两级传播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他们从小群体的视角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小群体即初级群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