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ml web技术及其在电子出版之应用new

基于xml web技术及其在电子出版之应用new

ID:12337611

大小:4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6

基于xml web技术及其在电子出版之应用new_第1页
基于xml web技术及其在电子出版之应用new_第2页
基于xml web技术及其在电子出版之应用new_第3页
基于xml web技术及其在电子出版之应用new_第4页
基于xml web技术及其在电子出版之应用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xml web技术及其在电子出版之应用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XMLWeb技术及其在电子出版之应用(计算机08-208032232张雪)【摘要】:一般预料,XML将继HTML之后,成为新一代Web的整合技术,为网路带来第二波革命性的改变,促使网路从资讯处理阶段跨越到知识管理阶段,并将在电子出版、电子商务、电子图书馆、电子资料交换、远距教学等领域展现其强大的应用潜能。本文旨在探讨XML如何有效的表达网路上各种知识,为资料的交换和处理提供新的机制;并试图从电子出版的角度着眼,说明电子文件组成要素,分析目前Web出版的现况,从而深入了解现今Web所遭遇的困境与瓶颈;接着基于文件存取、整合、传递、操纵、显示等议题,提出一个整合

2、式XML文件管理系统架构,并探讨XML相关技术,诸如DTD、XML Schema、XMLNamespaces、RDF、XLink、DOM、CCS、XSL等,在此一架构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功能,进而描绘出Web未来发展之趋势与轮廓。    关键词:XML;HTML;XHTML;Web出版;电子文件;电子出版绪论  随着网路的发展,图书与出版技术逐渐由传统印刷形式,朝向全面电子化的方向迈进,藉由网路,人类的文化得以采用数位化型态即时传播;透过网路,全球的使用者皆可共享资讯、共用资源。如今,经由Web产生的电子文件,已经如同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的组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系统(D

3、istributed  Hypertext  System)。在此一系统中,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件标示语言)无疑是扮演了一个关键性的角色。但是随着资讯科技的发展,Web应用愈来愈广泛,HTML的弱点也愈来愈明显。其中最严重的,便是HTML擅长版面编排而欠缺内容语意,所以虽然适合人类阅览但却不利于电脑理解;其次,HTML的标签集是固定的、不可扩展的,无法应付多样化的应用。这些缺点在电子出版、电子商务、远距教学、电子图书馆等全新领域急速发展,并期望Web朝向自动化、智慧化目标迈进的同时,遂成了Web发展的一大隐忧。 

4、   有鉴于此,人们开始着手研究改进HTML的方法,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注语言)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XML具有可扩展性、高度结构化和良好的资料组织能力,能够有效的表达网路上各种知识,为资料的交换和处理提供新的机制,一般预料,XML将成为新一代Web的整合技术。若将HTML比拟为网路的第一波革命,则XML极可能继HTML之后为网路带来第二波革命性的改变,促使网路从资讯处理阶段跨越到知识管理阶段,并将在电子出版、电子商务、电子图书馆、电子资料交换、远距教学等领域展现其强大的应用潜能。众多的特点使得XML成为

5、一个强势语言,并迅速获得各界的支持及响应。  本文从电子出版的角度着眼,说明电子文件组成要素,分析目前Web出版的现况,从而深入了解HTML所遭遇的困境与瓶颈,接着基于文件存取、整合、传递、操纵、显示等议题,规画一个整合式XML文件管理系统架构,并探讨XML相关技术在此一架构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功能,进而描绘出Web未来发展之趋势与轮廓。  一、电子文件与Web出版 电子文件所必备的要素众多,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资料’(Data)、‘结构’(Structure)和‘表现’(Presentation)三者:1.资料:指文件的内容(Content),也就是文字、图表等内涵

6、部分。    2.结构:指文件中有关资料的描述部分,如题名、作者、章节、段落等。    3.表现:指文件所呈现出来的外观、样式、版面编排等。  若将文件与人体作一类比,则结构就如同人的骨架,资料则相当于肉体,而表现就形同外貌,三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的资讯描述体系,因此在本文中特将此三者合称为‘电子文件三要素’。一般而言,如果电子出版的目的仅在于如何将电子文件顺利呈现在读者面前供其阅览,则只要使用适当的‘表现’方式来展现出文件的‘资料’即可,不太需要考虑到文件的‘结构’问题,就此一层次而言,HTML已经相当足够。但是,如果要更有效的管理、检索、交换Web上呈现

7、指数成长的电子文件,则非得加强其结构性不可。  二、XML与新一代Web(一)XML缘起与目标 1996年7月‘XML工作小组’(XML  Working  Group)在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全球资讯网协会)的赞助下成立),当年11月提交XML初稿,并于1998年1月10日正式通过XML1.0规范,成为W3C的一个建议标准(Recommendation)。由于XML具有可扩展性、结构性、自我描述性,并采用资料和样式分离原则,使其在资料的管理、交换上拥有极为卓越之性能。XML和HTML一样都是从SGML演变而来的,只不

8、过HTML是SGML的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