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於梨华的留学生文学

浅谈於梨华的留学生文学

ID:1233996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09

浅谈於梨华的留学生文学_第1页
浅谈於梨华的留学生文学_第2页
浅谈於梨华的留学生文学_第3页
浅谈於梨华的留学生文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於梨华的留学生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期末作业题目:浅谈於梨华的留学生文学姓名:夏芸系别:中文系班级:07级师本(2)班学号:0701012372010年12月27日浅谈於梨华的留学生文学【摘要】於梨华的留学生文学,就创作题材而言,她的作品以留学生题材著称;就创作主题而言,她的留学生文学集中在表现“融入的困境”;就写作手法而言,她更多地以“个人”为中心展开文学书写;就艺术风格而言,她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追求现代主义的趋向。【关键词】於梨华留学生文学主题写作手法风格1.引言留学生文学的一个特性是它的过渡性。不少著名作家亦曾书写过留学生文学,如郁达夫的《沉沦》、老舍的《二马》、唐德刚的《我的女上司》。但是他们都没有致力于

2、此道。於梨华,最早开始台湾旅美留学生题材的文学创作,且作品多,影响大,被誉为留学生文学的领头雁、鼻祖。则不一样,她虽然创作范围很广,却在这个领域耕耘甚久收获甚丰,完成了不少长篇与短篇,后来更被称为留学生文学的开山鼻祖。《再见棕榈、再见棕榈》曾经一度成为台湾学生留洋前的必读之书。[1]2.创作主题於梨华的留学生题材创作,突出地体现了这一时期北美华文学的总体风貌:其基本主题集中中以留学生为代表的中国人因“离散”而导致的文化冲突;其模式呈现为以爱情故事作为穿插,勾连起中国人在北美充满着分裂的痛苦经验。这一主题和模式在她的创作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於梨华对留学生题材情有独钟,从最初的《归》

3、、《也是秋天》,到她的代表作《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再到后期的《考验》、《傅家的儿女们》,贯穿於梨华留学生题材小说的,是这些留学生们在生活、事业、理想、爱情上一次又一次的受挫和失败。受挫、失败经历不但成了於梨华小说中人物的宿命,而且也构成了於梨华留学生题材小说的基本内容、框架和模式。“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2]受挫感和分裂感是那个时代所有在北美华人的共同体验,这种感受说到底是源于他们在北美社会中的难以融入,使他们的内心始终处于剧烈的冲突之中。《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牟天磊的一段心理活动直白地表现出这种内心冲突:和美国人在一起,你就感觉到你不是他们中的一个,他们

4、起劲的谈政治、足球、拳击,你觉得那与你无关。他们谈他们的国家前途、学校前途,你觉得那是他们的事,而你完全是个陌生人。不管你个人的成就怎么样,不管你的英文讲得多流利,你还是外国人。牟天磊对与身处环境始终格格不入的强烈感受,以及文化上难以融入的隔膜感,应该是许多新移民的共同感觉。在於梨华的《考验》中,表面上看钟乐平所遭遇到的只是专业排挤,实质上却是白人系主任华诺对中国移民的种族歧视。美国新移民的生存状态引发出他们强烈的“他者感”,在力图融入北美社会时一再体验到的“受挫感”和“分裂感”,使於梨华产生内心的剧烈冲突。因此对留学生“他者”形态的一再书写,就成为於梨华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的也最

5、为基本的主题。3.写作手法於梨华的小说以写实手法为主要的写作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种具有“通俗小说”特点的“高雅文学”——她的小说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有清畅流丽的语言,有爱情婚姻的一波三折,有海外生活的奇特和新鲜,同时,她的作品中还融入了海外中国人生存处境的展示和命运走向的思考等内容。她在创作中,注重突出“个人”,并在意识流的运用、个人内心的挖掘、对禁忌的涉及、对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反思、结构技巧的创新等方面留下了明显的现代主义文学的痕迹。她的作品突出强调“个人”,并对心理有着深度的揭示,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品中人物在北美的遭际也是於梨华个人感受的文学表现。在《小琳达》中,在面对小

6、琳达的无礼时,燕心的“喉咙被一种骤然而来的恼怒塞住了”,这是一种活生生的现实感受,形容得如此贴切,这是一种纯天然的写实写作形态。而在《别西冷庄园》里有非常自剖式的散文写作,一般写作散文多半为生者讳,为死者隐,於梨华并没有这样做,反倒用非常白描的方式,对内心的感觉一点都没有加以隐藏!《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巧妙地利用“时空交错”的技巧,通过人物的意识流动,在触景生情的回忆中,片断地展示他在美国、台湾及童年大陆生活的图景,刻画了主人翁牟天磊为代表的一部份留学生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懦弱个性和矛盾心理。天磊这个形象在当时很有代表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天磊就是我自己。”[3]於梨华这些描写“没

7、有根的一代”的小说,在海外华人文坛被称为“放逐者之歌”,体现出她以“个人”为中心展开的文学书写。4.艺术风格20世纪50至70年代的北美华文文学在艺术上的特征,表现为以对现代主义的追求为基本形态。台湾的现代主义作家比较倾向于“模仿西方小说的人物描写,还引进外来主题,描写微妙的内心活动”,“将自己对世界深深的怀疑、溶入了自己的艺术形式之中”。[4]而於梨华的漂泊经历使她的创作与现代主义所注重的无根感、孤绝感有着天然的对应,因此她的艺术风格从总体上说是现代主义的。 台湾小说之于象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