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预算法视角下进行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的研究

新预算法视角下进行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的研究

ID:12342273

大小:2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6

新预算法视角下进行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的研究_第1页
新预算法视角下进行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的研究_第2页
新预算法视角下进行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的研究_第3页
新预算法视角下进行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的研究_第4页
新预算法视角下进行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预算法视角下进行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预算法视角下进行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的研究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新预算法视角下进行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的研究  2014年8月31日,历经三届全国人大、四次审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重新颁布了经十年修订的《预算法》,开启了预算法律制度的新篇章。其中,预算绩效管理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出现在我国公共财政预算收支要求当中,并提升到预算管理的原则之一。新预算法文中前后多次出现“绩效”一词,与旧预算法相比较,显而易见,将预算绩效管理贯穿整个预算活动过程是新预算法对公共财政提出的必

2、要要求。下文是一篇研究绩效管理的论文,欢迎阅读。  一、相关概念的阐述与主要内涵  预算绩效管理起源于绩效预算,它是财政学与管理学相互碰撞二产生的新感念,不同于西方的绩效预算,是我国公共财政演进和预算改革深化过程中,适应我国国情和预算管理实践而提出的一种新的预算管理模式。  1.预算绩效  “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所达到的产出和结果[1],即由于实施预算所产生的效益和效果。其内涵由不同方面的内容相互融合而诠释,其中较为理论界所广泛接受的是“4E”原则,其指的是预算管理应兼具“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  2.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

3、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中央部门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英国学者DavidDeuar在其《800年以前的绩效审计》中作了深刻论述,“为防止国家财政支出无限制增长,同时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新兴资产阶级和广大民众迫切要求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果性进行审查,从而推动了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篷勃开展。”  3.预算绩效管理  预算绩效管理指的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由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绩效评价实施管理、绩效评价结

4、果反馈和应用管理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它强化政府预算为民服务的理念,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要求政府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政府行为更加务实、高效[1]。  二、目前预算绩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多次强调要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府工作效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近年来,各地区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财政部

5、的部署,积极研究探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取得积极进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思想认识还不够统一,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与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以及与发达国家成熟实践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1.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尚不完善  虽然财政部预算司于2013年4月21日发文财预[2013]53号“关于印发《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的通知”当中给出了参考性框架模式,其中还进一步划分到“项目支出”、“部门整体支出”、“财政预算”三类不同体系框架,但并未能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完全统一,对于共性指标与个性指

6、标的范围划分及区分说明还未能做出明确确定,需要具体灵活设计的个性指标体系未能给出相应指导原则。并且,虽然引入了一定概率指标进行数据评定,但主要仍以定性考评为主,易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没有给出赋予各类评价指标科学合理的权重分值的参考依据,难以拥有丰富严实的数据支持和科学测评分析。  2.试点范围较小,地区发展不平衡  虽然从2014年政府预算报告来看,预算绩效管理范围已得到进一步扩大,绩效评价范围从地方省级逐步扩大到市、县层面,但全国33个省、自治区中仅有19个省区、市)开展了部门整体绩效评价试点,13个省(区、市)开展了财政政策绩效评价试点,并且尤以东南部发达地区进展速度较快,

7、此程度距离全面推广、全国覆盖预算绩效管理及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仍有很长一段路程。  3.缺乏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和问责制度  虽然党的十七届二中、五中全会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但目前并没有出台相应的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方式和具体的问责制度实施机制。首先绩效评价的质量制约了评价结果的应用,其次没有明确的结果应用方式,不少工作是一平了之,随后束之高阁,加之相应的绩效问责机制尚未建立,导致绩效评价结果仅仅停留在工作层面本身,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得不到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