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增产攻关技术模式

玉米高产增产攻关技术模式

ID:12344169

大小:20.2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6

玉米高产增产攻关技术模式_第1页
玉米高产增产攻关技术模式_第2页
玉米高产增产攻关技术模式_第3页
玉米高产增产攻关技术模式_第4页
玉米高产增产攻关技术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米高产增产攻关技术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夏玉米高产增产攻关技术模式玉米是C4植物,光和效率高,光呼吸低,抗逆性强,其合理的株型也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制造和运输,能在相对较短的生育期内获得相当理想的产量,所以对夏玉米的高产攻关技术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共同探索。玉米是我省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近几年来,随着国家重视粮食生产,玉米种植面积正在逐年恢复增长,单产水平也随之逐年提高。尽管如此,目前农民种植玉米的科技水平仍较低,存在以下问题:1、品种多乱杂,主导品种不突出,高产品种推广不力。2、施肥多采取“一炮轰”方法,肥水投入偏少,养分单一。3、良种良法不配套,关键增产措施落实不到位。4、病虫害防治不及时,轻视预防工作。我省

2、地处中原,光热资源丰富,是玉米的适生区。目前我省玉米产量尚处于较低水平,增产潜力巨大。为充分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大幅度提高单产水平,可以归纳出如下玉米高产攻关技术模式。一、品种选择1、稳产是首选,越是超高产品种,对于气候的要求越苛刻,一旦气候不适宜容易造成大幅减产。2、选主流品种,被大多数人采用,种植面积大的几个骨干优秀品种,从主流品种中选择适合自己种植的品种,就更为保险。3、必须选择单交种,两个自交系的一代杂交种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玉米品种类型,在玉米杂交优势利用中,产量明显高于三交种和双交种。4、走出误区,克服好奇心理。走出“最新的品种就是高产品种,最贵的种子就是最好

3、的种子,大穗品种就是高产品种”等误区。另外应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针对我省的气候,尤其要选择对小斑病有较强抗性的品种。二、力争延长生育期美国的玉米产量是我国的几倍之多(2011年我国的平均产量是5750kg/hm2,2011年美国的平均产量是14563kg/hm2),究其高产原因,最主要的有两点:1、美国的气候条件比我国要好,美国的玉米种植带,只有2%处于热带亚热带,此地区常年高温高湿,昼夜温差小,病虫害严重,玉米产量低。而中国有22%的地区处于热带亚热带,所以,特定的先天条件限制了我国的玉米产量。但是在山东却不存在气候问题,我省的气候非常适宜玉米种植。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原因。

4、2、美国的玉米生育期要比我国长很多。在美国,四月初开始播种,十一月底结束收获,二百多天的超长生育期是玉米高产的主要原因。我国玉米的生育期充其量不过一百一十天。所以要力争早播晚收,延长生育期。夏玉米适时早播,可延长其生育期,充分利用肥、水、光和热资源,又能错过芽涝和后期低温的影响,是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应在麦收后立即进行,最好在6月10日前完成,最迟不应晚于6月15日。今年我省的玉米播种期比往年平均要早将近一周的时间,这一周的时间对最终产量将产生很大的意义。研究表明:单位面积穗数,早播较中、晚播分别提高6.45%和12.10%。三、精量播种,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目前我国

5、各大公司的种子质量普遍达到标准,没必要再次进行人工精选,基本全部采用包衣。播种之前可以用15%粉锈宁或50%多菌特拌种,可以减轻玉米黑粉病的发生。另外必须保证播种墒情。播种之前应灌好底墒水以利于出苗,如果为了抢种,可以浇蒙头水。播种深度4~5cm为宜,深浅应基本一致,玉米播种深度每增加2.5厘米,出苗时间平均延迟一天。播种要适当施用种肥,可以用播种施肥一体播种机一次完成,种肥一定要隔离,间隔距离应在7—10厘米为宜。另外在播种后要做好玉米螟的防止工作。播后苗前,结合土壤封闭除草喷洒杀虫杀卵剂,杀灭麦茬上的二点委夜蛾、灰飞虱、蓟马、麦秆蝇等残留害虫。四、合理密植大量研究结果表

6、明,从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产量的作用来看,密度起主导作用。在密度加大时,配合适当的种植方式,更能发挥密植的增产效果。目前生产上种植密度普遍偏稀,增加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合理增加密度。即应根据品种特性、气候、地力水平、肥水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的适当增加密度。密植原则是:平展叶型宜稀,竖叶紧凑型宜密;肥地宜密,薄地宜稀(土壤肥沃、施肥量又多时,适当密些,土壤肥力较低、施肥量又少时,应稀些);灌溉条件好的地方宜密些,干旱和水浇条件差的,应稀些;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宜密些,气温高、昼夜温差小的地区宜稀些;透气性好的砂壤土宜密些,透气性差的粘土地宜稀些。精细管理的宜

7、密些,粗放管理的应稀些;早播应适当密植,晚播可适当稀植。五、合理选择种植方式玉米的种植方式有两种:等行距种植和宽窄行种植。1、等行距种植:行距相等,一般为60-70公分,株距根据密度而定。其特点是植株在抽穗之前,叶片和根系分布均匀,能充分利用养分和阳光。但是在高肥水、高密度条件下,生育后期行间荫蔽,光照条件差,群体个体矛盾尖锐,影响产量提高。2、宽窄行种植:行距一宽一窄,宽行距一般为80-90公分,窄行距一般为40-50公分,株距根据密度而定。其特点是植株在田间分布不均匀,生育前期对光能和地力的利用较差,但是在高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