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凹陷向斜区油气倒灌式成藏_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为例

大型凹陷向斜区油气倒灌式成藏_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为例

ID:1234521

大小:1.90 M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09

大型凹陷向斜区油气倒灌式成藏_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为例_第1页
大型凹陷向斜区油气倒灌式成藏_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为例_第2页
大型凹陷向斜区油气倒灌式成藏_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为例_第3页
大型凹陷向斜区油气倒灌式成藏_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为例_第4页
大型凹陷向斜区油气倒灌式成藏_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型凹陷向斜区油气倒灌式成藏_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55卷第5期地质论评GEOLOGICALREVIEWVol.55No.52009年9月Sept.2009大型凹陷向斜区油气倒灌式成藏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为例刘宗堡,付晓飞,吕延防,付广,庞磊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内容提要: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为典型大型凹陷向斜区油气倒灌式成藏,利用300条地震剖面、825口井曲线、11口井岩芯和探评井试油资料对扶杨油层断层特征及运动期次、油气下排深度、储层沉积特征等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综合研究表明:T2断层受控于基底断层、下部火山口、斜向拉张和伸展量差

2、异四种因素具有平面密集成带、剖面似花状!组合特征,且油气成藏期活动的油源断层多数为断层密集带边界断层;理论计算超压驱动油气下排深度和实际油底包络面统计扶杨油层含油厚度约为200m;重矿物分析扶杨油层主要受北部拜泉青冈和西南保康物源影响,两物源在徐家围子地区交汇后向东流出;沉积微相揭示扶杨油层发育向上逐渐退积的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顶部为三角洲前缘亚相,中下部为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其中扶∀7扶#1小层为水退最大期,是油气富集主要层位。明水组末期青山口组源岩达到生油高峰,油气在超压作用下沿开启的断层密集带边界断层幕式下排后沿两侧上升盘河道砂

3、体做短距离侧向运移,即断层密集带两侧地垒或断阶块为油气富集区,而断层密集带内多为地堑式组合,不利于油气聚集,在成藏模式指导下刻画出47个油气富集目标区,为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下一步的勘探与开发指明了方向。关键词:扶杨油层;成藏模式;三肇凹陷;松辽盆地陆相含油气盆地构造样式和沉积特征的复杂性1区域地质背景决定了其成藏模式的多样性,随着油气勘探和开发的不断深入,许多石油地质学家对油气藏形成机理三肇凹陷为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内二级负向构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造单元,它西接大庆长垣,东临朝阳沟阶地,北连安2创新性认识,并建立了

4、相应的油气成藏模式(林畅松达凹陷,面积为5575km(图1)。受基底断层控制等,2000;蒋有录等,2003;赵文智等,2004;李丕龙在扶杨油层顶面形成了尚家鼻状构造、升平鼻状构等,2004;吴河勇等,2007;刘静江等,2008),丰富了造、肇州鼻状构造、升平西向斜、徐家围子向斜、永乐我国陆相油气勘探理论。扶杨油层作为松辽盆地三向斜6个三级构造单元,总体表现为三鼻三凹!的肇凹陷增储上产的一个重要勘探领域,自上世纪60构造格局。中新生代地层自下而上沉积了下白垩年代钻井获得工业油流以来,先后开展了综合石油统火石岭组、下白垩统沙河子组、下白垩统

5、营城组、地质研究、精细油藏描述和储层砂体地震预测技术,下白垩统登娄库组、下白垩统泉头组、上白垩统青山但由于断层特征复杂、多物源和储层砂体预测难,油口组、上白垩统姚家组、上白垩统嫩江组、上白垩统气勘探一直未有重大突破,因此,如何剖清成藏主控四方台组、上白垩统明水组、渐新统依安组、中新统因素、预测油气富集目标区成为当前研究的关键,笔大安组、上新统泰康组和第四系地层,泉头组三、四者从扶杨油层断层特征、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储层段扶杨油层为区内产油主要接替层位。扶杨油层沉沉积特征研究出发,认为油源断层和河道砂体的合积于松辽盆地坳陷期,是在泉头组二段沉积末期

6、盆理匹配是控制油气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其理论对地整体抬升遭受冲刷侵蚀之后到青山口组一段底突指导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理论然湖侵之间发育的总体具有沉陷特点的陆相充填沉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积建造(李延平等,2005),松辽盆地在扶杨油层沉积注:本文为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06220002)的成果。收稿日期:20090211;改回日期:20090613;责任编辑:章雨旭。作者简介:刘宗堡,男,1982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储层沉积与油气成藏机理研究。通讯地址:163318,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石油学院地

7、球科学学院;电话:0459-6507765;Email:lzbdqpi@163.com。686地质论评2009年时期共发育6个方向物源,即讷河、拜泉青岗、怀式塌陷易形成上部断层密集带(贺电等,2008);斜德、保康、白城、齐齐哈尔,三肇凹陷处于多个物源的向拉张作用,北北西走向的基底断层与坳陷期近东交汇区,以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沉西向拉张应力场夹角约为60∃,产生斜向拉张作用积为主(楼章华等,1997)。控制着北北西和北北东向扭动断层密集带形成;伸展量差异,控陷的徐西断层自南而北由近南北向转2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北北西向再转

8、为近南北向,出现两个方位%拐点&,2.1T2断层特征及油源断层确定在断陷期拉张应力场作用下,不同方位基底断层差松辽盆地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断陷前、断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