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基础 教案1

机械工程基础 教案1

ID:12345909

大小:172.57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6

机械工程基础 教案1_第1页
机械工程基础 教案1_第2页
机械工程基础 教案1_第3页
机械工程基础 教案1_第4页
机械工程基础 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工程基础 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机械工程基础》教案学院(部):机电学院系(教研室):机设教研室授课教师:徐晗职称:讲师课程名称机械工程基础总学分:3学分总学时:48学时其中:讲课40学时实验8学时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公共课()学科课()专业课(√)实践课()全校任选课()授课对象应用物理11【一】考核方式考试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占70%(闭卷考试)。教学基本目的和要求《机械设计基础》是近机类专业研究机械共性问题和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以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一般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设计为重点,讲述

2、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初步具有设计通用机械零件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初步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静力学基本概念及受力分析教学重点(1) 几种典型约束的约束反力。(2)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的绘制。教学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的绘制。(二)平面汇交力系 教学重点(1)力的投影(2)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教学难点平面汇

3、交力系的平衡方程(三)力矩和平面力偶系教学重点(1) 力矩、力偶的性质与计算(2)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教学难点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计算。 (四)平面一般力系教学重点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教学难点(1) 力的平移定理(2)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主矢和主矩。(五)轴向拉伸和压缩教学重点(1)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2)许用应力、拉压杆的强度计算教学难点  拉压杆轴力的分析、计算及拉压杆的强度计算。(六)扭转 教学重点(1)外力偶和扭矩的计算、扭矩图(2)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强度条件教学难点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刚度条

4、件(七)弯曲 教学重点(1)梁的内力、弯矩图(2)弯曲时的正应力和强度计算教学难点梁的内力、弯矩图(八)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教学重点 (1)运动副及其分类  (2)平面机构的自由度3.教学难点  自由度的计算中复合饺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的判断。(九)平面连杆机构 教学重点(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和特性(2)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教学难点   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压力角的概念,曲柄存在条件的判定(十)齿轮机构教学重点(1)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及渐开线齿廓(2)渐开线标准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和基本尺寸(3)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啮合教学难点(1) 根

5、切现象、最少齿数及变位齿轮(2) 当量齿轮和当量齿数的概念(十一)轮系 教学重点(1)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2)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3.教学难点  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十二)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教学重点(1) 机械零件的强度(2) 机械制造中常用材料及其选择(3) 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及标准化教学难点(1)机械零件常用材料及其选择(2)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十三)联接 教学重点(1) 螺纹参数(2) 机械制造中常用螺纹 (3)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及螺纹紧固件(4)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5)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6)键联接教学难点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十四)

6、齿轮传动 教学重点(1) 轮齿的失效形式及设计计算准则(2)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3)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4)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轮齿弯曲强度计算教学难点(1)直齿圆柱齿轮设计过程中主要参数选择(2)斜齿轮、锥齿轮受力分析(十五)带传动教学重点(1)带传动的受力分析(2)带传动的应力分析(3)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4)普通V带传动的计算教学难点  普通V带设计过程中主要参数选择(十六)轴教学重点(1)轴的结构设计(2)轴的强度设计教学难点 轴的结构设计(十七)滚动轴承教学重点(1)滚动轴承的代号(2)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教学难

7、点 (1)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力和当量动载荷的计算(2)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教材、参考书教材:《机械设计基础》华中科大出版社王继焕参考资料:《机械设计手册》注:此页针对课程整体内容进行填写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案总学时第1学时—第2学时授课内容第0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等基本概念2.了解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重点难点机器与机构、构件和零件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教学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音像资料自我介绍提出学习要求导言引入: 教学内容: 0.1本课程研究的对象0.2本课程的性质和内容0.3

8、本课程的学习方法课堂提问讨论小结思考题、课后作业阅读:《讲义》、《教材》实验准备:实验1主要参考资料机械设计基础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注:此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