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考试复习要点

构造地质学考试复习要点

ID:12347540

大小:4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6

构造地质学考试复习要点_第1页
构造地质学考试复习要点_第2页
构造地质学考试复习要点_第3页
构造地质学考试复习要点_第4页
构造地质学考试复习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构造地质学考试复习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试复习要点1、熟练掌握倾斜岩层地质界线的“V”字型法则。答:①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岩层界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同。但岩层界线的紧闭程度比等高线的紧闭程度开阔。记作“相反相同”(如下图左)②当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大于地形坡度角时,则岩层界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反。记作“相同相反”(如下图中)③当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小于地形坡度角时,则岩层界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同。地质界线的紧闭程度比等高线的紧闭程度大。记作“相同相同”(如下图右)2、地层的接触关系有哪些类型?掌握各类型接触关系的含义。答:岩层或地层间的

2、沉积接触关系是指组与组或两个不同时代的地层的关系。是构造运动和地质发展史的记录。沉积接触关系基本上可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两大类型。整合接触:相互平行或近于平行的、连续沉积的新老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不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A平行不整合接触:又称假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产状彼此平行B.角度不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以角度相交3、横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与层面垂直的作用力而发生褶皱4、断层的几何要素:1.断层面:是一个将岩石断开成两部分并借以滑动的破裂面A.断层带:大型断层一般不是一个简单的面,而是一系列破

3、裂面或次级断层组成的带B.断盘:断层面两侧沿断层面发生相对位移的岩块5、构造窗: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有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常常是较老地层中出现一小片有断层圈闭的较年轻地层6、飞来峰:在原地岩块中残留一小片有断层圈闭的外来岩块,常常是较年轻地层中出现一块较老地层7、平移断层:断层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移动的断层顺层断层:顺着层面,不整合面等先存面滑动的断层枢纽断层:旋转量比较大的断层8、断层识别:1.地貌识别:断层崖、断层三角面、山脊错断和水系改向串珠状湖泊和奎地与带状分布的泉水2.构造标志:构造线和地质体的不连续构造强化带:构造强化现象包

4、括岩层产状急剧变化,节理化带,劈理化带的突然出现,小褶皱急剧增加以及岩石挤压破碎,构造透镜体和各种擦痕3.地层标志:一套顺序排列的地层,由于走向断层的影响,常常造成一层或部分地层的重复或缺失4.其他标志:岩浆活动和矿化作用岩相或厚度的变化断层岩:是断层带中或断层两盘岩石在断层作用中被改造形成的,是具有特征性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的岩石9、如何确定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断层性质)的依据?1.依据地层新老关系:对于走向断层,通常情况下,在地面上出现比正常层序更老地层的一盘为上升盘,比正常层序更新的一盘为下降盘。但是,当地层、断层倾向相同且断层倾

5、角较小时,则反之2.依据牵引构造:牵引构造弧形弯曲的凸向指向本盘的滑动方向.3.依据擦痕、阶步:擦痕的浅细端指向对盘的滑动方向.4.依据断层派生的羽状节理断层派生的(张、剪)羽状节理与断层相交的锐角尖方向指向本盘的滑动方向。5.依据断层两侧的小褶皱小褶皱轴面与断层相交的锐角尖方向指向对盘的滑动方向。6.依据褶皱核部的宽度差异:背斜褶皱:变窄盘为下降盘,变宽盘为上升盘。向斜褶皱:变窄盘为上升盘,变宽盘为下降盘。10、韧性剪切带:结晶普遍发育的一种构造,在韧性剪切带狭长的高应变带中,应变度比带外强很多,而带内剪切应变则中间高,向两侧逐渐减小。1

6、1、劈理:是指变形的岩石中能沿次生的密集平行排列的潜在分裂面将岩石分割成无数薄板或薄片的面状构造12、面理:又称叶理或剥理,泛指岩石中的小尺度透入性面状构造。面理可由矿物的分层颗粒大小的变化显示出来,也可以由平行的不连续面、不等轴矿物或片状矿物的定向排列或某些显微构造组合所确定。13、什么是阿尔卑斯式褶皱、侏罗山式褶皱?答:(1)阿尔卑斯式褶皱:是一系列连续发育的、规模相当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的次级褶皱组合成的巨大褶皱(分为复背斜、复向斜或复式背斜、复式向斜)。(2)侏罗山式褶皱:是一系列连续发育的、规模相当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的次级褶皱组

7、合成的巨大褶皱(分为复背斜、复向斜或复式背斜、复式向斜)。14、位态分类法和兰姆赛分类法各将褶皱分为哪些类型?答:①褶皱的位态分类(里卡德分类)依据轴面和枢纽产状,褶皱在空间的位态分成七种类型。见下表②等斜线的褶皱分类(兰姆赛分类)兰姆赛根据等斜线型式,把褶皱分成三类五型:I类:等斜线向内收敛,内弧曲率较大。又细分为三个亚型:IA型等斜线转折端较短。为典型的顶薄褶皱。IB型等斜线各处长度大致相等且与褶皱面垂直。为典型的等厚褶皱。IC型等斜线转折端较长。为一种顶厚褶皱。这是IB型向II类过渡的型式。II类:等斜线互相平行且等长,褶皱层内外弧的

8、曲率相等。为典型的相似褶皱,也是一种顶厚褶皱。III类:等斜线向外收敛,外弧曲率较大。为典型的顶厚褶皱。14、角度不整合接触分析法,是如何确定褶皱的形成时代的?答:(1)若不整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