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校区通讯(第10期)

顺义校区通讯(第10期)

ID:12348591

大小:3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6

顺义校区通讯(第10期)_第1页
顺义校区通讯(第10期)_第2页
顺义校区通讯(第10期)_第3页
顺义校区通讯(第10期)_第4页
顺义校区通讯(第10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顺义校区通讯(第10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顺义校区通讯(第10期)中共首都医科大学顺义校区委员会主办2003年5月8日首都医科大学顺义校区管理委员会在抗击“非典”的行列里面对“非典”(SARS)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校区党委迅速成立了五个工作小组,校区医院按医疗诊断组、预防消毒组的职责,很快组成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专业小组,战斗在校区抗“非典”第一线。陈学和同志按照支部分工,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协调工作,随时指导检查工作,多次组织大家开会,不断完善防治“非典”的措施,积极有效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使校区医院的抗“非典”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诊断组邵山红主任医师,从培训的那一天开始,就充当了抗“非典”的第一接诊人。不论白天、晚上,没

2、有休息日、节假日,只要有一丝“非典”的风吹草动,就能见到邵大夫的身影。家务、孩子等一切事务,一股脑儿地推给了爱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场与“非典”抗争的战斗中。为了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确保更多人的安全,她主动承担了校区全体师生及家属的发烧检诊工作,起到了共产党员的模范表率作用。消毒组高宗芹护士长,积极带领全体护士们,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每天坚持对全校区进行消毒,直到夜晚10点钟,面部出现了过敏现象,仍坚持工作,消毒液刺激眼睛不断的流泪,咽部极度不适,但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退缩,为校区预防消毒工作作出了贡献。7负责校区医院后勤保障的护士长梁静同志为了保证预防、防护

3、用品的到位,克服一切困难,想方设法,采购合格的用品,随叫随到,从不马虎,合理安排病房的隔离区、室,使隔离室准备到位,并对隔离区、室严格消毒。有被隔离者,更是冲在前面,向隔离人员讲解隔离事项并进行心理安慰,询问情况及生活要求,尽量减少其他护士们的接近。药房主任杨德库小孩有病需人看护,但听说医院工作人员没有口罩,立即放下孩子,寻找货源,使医护人员及时拿到了达标的口罩。积极购买全校区学生预防“非典”所需中药以及各种医疗用品。放射科主任佟玉荣在中药到位后,立即与陈学和及其他有关人员投入到煎药的工作中去,一连3天都坚持到深夜10点以后,第二天照常上班,毫无怨言。更令人感动的还有战斗在第一线的医护人

4、员。4月21日晚,校区接到了上一线的任务,共产党员邓海霞,坚决服从组织调配,二话没说,第二天早上就奔赴了抗非第一线。4月25日晚,顺义区政府要求抽调3名护士,胡雪芹、杨淑云、张雅伶等三名护理骨干也义无反顾地到了抗“非典”基地。共产党员刘亚萍接到河北庄执行抗“非典”任务后,只用一个多小时的准备,就毅然出发了。年轻的医生护士们,在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充分表现出勇于献身的精神。大家有信心有决心,打赢这场“非典”抗击战。(校区医院供稿)校园天使在行动——顺义校区护理系党小组“抗非”纪实春日北京的天空因为“非典”的肆虐而变得不那么晴朗,而顺义校区护理系党小组的老师们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一天24小

5、时全身心的投入,为学生营造了一片丽日晴空,在“非典”的严峻形势下,学生的学习生活仍井然有序。张建欣从校区医院调任护理系主任不久,工作上的磨合与抗“非典”的任务交织在了一起。她分秒必争,上传下达,深入群众,及时发现问题,大小事情处理得有条不紊,用加倍的付出换来了系里工作的顺利进行。蒋品珣老师已退休,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像年轻人一样冲在前面,用自己多年的经验平息了一次次思想波澜,尽显一位老党员的风范。他们不顾劳累,数次深入实习医院,妥善安置好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耐心细致地为学生做思想工作,讲解“非典”7知识,使学生认识到“非典”并不是不可防治的疾病,消除了学生的思想顾虑。肖焕新老师是一名老党员

6、,有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管理着护理系所有实验器材,并负责实习生实习就业工作。护理系在酒仙桥医院实习的两名学生在护理心内科病人时不幸感染上“非典”,大家极为关心,她和张建欣每天打电话询问病情,悉心开导,及时解除其心理压力。目前两位学生病情稳定,正在积极接受治疗。焦金梅、许燕、李凤丽、王艳萍、杜姗姗五位老师均工作不久,一直担任兼职班主任工作,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时,她们没有畏惧退缩。作为白衣天使,尽管不能工作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可她们深深为战斗在第一线白衣天使的感人事迹而感动,决心在平常的工作岗位上为抗击“非典”尽一份微薄之力。作为高校,维护校园稳定是前提,学生思想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每

7、位班主任尽职尽责,焦金梅坐班时间最长,下班了还不离岗位,就怕学生需要的时候见不到自己。王艳萍深入每个学生宿舍,细心到每一个口罩和84液的浓度都要过问,并摘录一线白衣战士的抗“非典”事迹在同学中传阅,既稳定学生情绪,又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职业思想教育。杜姗姗和学生打成一片,从网上搜集资料,帮助学生会开展活动,丰富了“五一”期间不离校学生的业余生活。许燕、李凤丽刚从医院进修回校,为安全起见不得不被隔离,两人仍每天关心、询问学生情况。此外,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