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中学11—12学年第二学期月考1试卷

新店中学11—12学年第二学期月考1试卷

ID:12355892

大小:88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6

新店中学11—12学年第二学期月考1试卷_第1页
新店中学11—12学年第二学期月考1试卷_第2页
新店中学11—12学年第二学期月考1试卷_第3页
新店中学11—12学年第二学期月考1试卷_第4页
新店中学11—12学年第二学期月考1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店中学11—12学年第二学期月考1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店中学11—12学年第二学期单元综合测试高二地理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A.滑坡-台风-雷暴B.火山喷发-地面沉降-全球气候变暖C.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海啸D.地震-山崩-泥石流2.我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是①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 ②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③广东、台湾、海南岛 ④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被誉为“20世纪地理大发现”。该峡谷长达504.6千米,平均深度约50

2、00米。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貌奇特,地壳活动频繁。大峡谷是天然水汽通道。这里出现的热带地区环境与北半球其它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5~6个纬度。这里冰川与森林接吻,是奇异的植物世界,生物学家称之为“物种基因库”。多学科的专家趋之若鹜,称之为世界罕见的“野外实验室”。根据材料完成3~4题。3.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壳活动频繁的原因是A.多火山地震B.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C.流水、冰川等外力作用强烈D.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4.大峡谷热带山地环境与其它地区相比向

3、北推进5~6个纬度,其原因是A.峡谷地势高,太阳辐射强B.峡谷深,气温低C.该地区地热资源丰富D.峡谷口向南敞开,西南季风的暖湿气流可伸入谷地内部当地时间(东经100度)2004年12月26日8时,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震中距印尼苏门答腊岛海岸约160公里)发生40年来最强地震(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测得震M为8.9级,中国测得震级为8.7级)。地震在印度洋海域引发的海啸袭击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阅读上述材料,回答5~8题。5.地震发生时,全球处于

4、12月26日范围的占A.三分之一B.小于一半C.大于一半D.无法确定6.此次地震位于①板块的消亡边界 ②板块的张裂地带 ③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④环太平洋地震带上A.①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7.此次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罕见的人员伤亡,原因有①震级较高 ②震中距印尼等国较近 ③建筑物抗灾性差 ④灾情突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C.发

5、展中国家地震多发,其造成的损失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缩小”10第页(高二地理试卷共9页)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9~10题。9.洪水淹没地区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A.推断出各地受灾情况B.推断出各地降水情况C.计算湖泊水域面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10.对1950年与1998年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图层进行分析,能够A.计算湖泊蓄水量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

6、.了解围湖造田情况D.预测该地区降水变化趋势11.若在右图中A地形区外围沿河流走向修一条过境公路,可能要预防的地质灾害是A.滑坡B.泥石流C.崩塌D.洪水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4年7月,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第二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据此回答12~15题。12.调水调沙实验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是①流水侵蚀作用 ②流水搬运作用 ③流水溶蚀作用 ④流水沉积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3.下列方法和措施中,有利于解决黄河下游“缺水多沙”问题的是①加

7、快黄河源区退耕还林还草的速度 ②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③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④在黄土高原干旱区推广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和储集工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4.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调水调沙的最佳时机应选在A.春旱严重时B.夏汛来临前C.秋季汛期后D.冬季枯水期15.调水调沙过程中若水量过大,可能对河道堤岸产生破坏,给一些城市带来洪水威胁。其中洪水威胁最小的是A.郑州市B.济南市C.开封市D.洛阳市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个省区的危害程度(

8、十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回答16-17题:程环境问题类型度地区甲乙丙丁广东++++++++四川+++++++新疆+++++++山西+++++++++16、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①寒潮②酸雨③水土流失④土地荒漠化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10第页(高二地理试卷共9页)17、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①森林覆盖率高 ②地形阻挡 ③降水充沛 ④纬度位置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和某种天气系统出现频率分布图。读图回答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