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2007716151832

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2007716151832

ID:12358395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2007716151832_第1页
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2007716151832_第2页
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2007716151832_第3页
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2007716151832_第4页
资源描述:

《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200771615183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六、牛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牛结核病(BovineTuberculosis)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bovis)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为了预防、控制和净化牛结核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牛结核病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防治措施、控制和净化标准。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饲养、生产、经营牛及其产品,以及从事相关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2诊断2.1流行特点本病奶牛最易感,其次为水牛、黄牛、牦牛。人也可被感

2、染。结核病病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牛型结核分枝杆菌随鼻汁、痰液、粪便和乳汁等排出体外,健康牛可通过被污染的空气、饲料、饮水等经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2.2临床特征:潜伏期一般为3~6周,有的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临床通常呈慢性经过,以肺结核、乳房结核和肠结核最为常见。肺结核:以长期顽固性干咳为特征,且以清晨最为明显。患畜容易疲劳,逐渐消瘦,病情严重者可见呼吸困难。乳房结核:一般先是乳房淋巴结肿大,继而后方乳腺区发生局限性或弥漫性硬结,硬结无热无痛,表面凹凸不平。泌乳量下降,乳汁变稀,严重时乳腺萎缩,泌乳停止。肠结核:消瘦,持续下痢与便

3、秘交替出现,粪便常带血或脓汁。2.3病理变化:在肺脏、乳房和胃肠粘膜等处形成特异性白色或黄白色结节。结节大小不一,切面干酪样坏死或钙化,有时坏死组织溶解和软化,排出后形成空洞。胸膜和肺膜可发生密集的结核结节,形如珍珠状。2.4实验室诊断2.4.1病原学诊断采集病牛的病灶、痰、尿、粪便、乳及其它分泌物样品,作抹片或集菌处理(见附件)后抹片,用抗酸染色法染色镜检,并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等试验。2.4.2免疫学试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提纯蛋白衍生物)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即牛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见GB/T18646)。2.

4、5结果判定本病依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病原学诊断或免疫学诊断。2.5.14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包括牛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判为结核病牛。2.5.2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的牛,判为结核病牛。3疫情报告3.1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疑似病牛,应当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3.2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并确认后,按《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上报。4疫情处理4.1发现疑似疫情,畜主应限制动物移动;对疑似患病动物应立即隔离。4.2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及时派员到现场

5、进行调查核实,开展实验室诊断。确诊后,当地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按下列要求处理:4.2.1扑杀对患病动物全部扑杀。4.2.2隔离对受威胁的畜群(病畜的同群畜)实施隔离,可采用圈养和固定草场放牧两种方式隔离。隔离饲养用草场,不要靠近交通要道,居民点或人畜密集的地区。场地周围最好有自然屏障或人工栅栏。对隔离畜群的结核病净化,按本规范5.5规定进行。4.2.3无害化处理病死和扑杀的病畜,要按照GB16548-1996《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无害化处理。4.2.4流行病学调查及检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源追踪;对同群动物进行检测

6、。4.2.5消毒对病畜和阳性畜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进行严格消毒。饲养场的金属设施、设备可采取火焰、熏蒸等方式消毒;养畜场的圈舍、场地、车辆等,可选用2%烧碱等有效消毒药消毒;饲养场的饲料、垫料可采取深埋发酵处理或焚烧处理;粪便采取堆积密封发酵方式,以及其它相应的有效消毒方式。4.2.6发生重大牛结核病疫情时,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疫情扑灭措施。5预防与控制采取以“监测、检疫、扑杀和消毒”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5.1监测监测对象:牛监测比例为:种牛、奶牛100%,规模场肉牛10%,其它

7、牛5%,疑似病牛100%。如在牛结核病净化群中(包括犊牛群)检出阳性牛时,应及时扑杀阳性牛,其它牛按假定健康群处理。成年牛净化群每年春秋两季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各进行一次监测。初生犊牛,应于20日龄时进行第一次监测。并按规定使用和填写监测结果报告,及时上报。5.2检疫4异地调运的动物,必须来自于非疫区,凭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调运。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对调运的种用、乳用、役用动物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具检疫合格证明。调入后应隔离饲养30天,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合格后,方可解除隔离。5

8、.3人员防护饲养人员每年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患有结核病的应调离岗位,及时治疗。5.4防疫监督结核病监测合格应为奶牛场、种畜场《动物防疫合格证》发放或审验的必备条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对辖区内奶牛场、种畜场的检疫净化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