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云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2010)》

解读《云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2010)》

ID:12359065

大小:107.00 KB

页数:68页

时间:2018-07-16

解读《云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2010)》_第1页
解读《云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2010)》_第2页
解读《云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2010)》_第3页
解读《云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2010)》_第4页
解读《云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2010)》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读《云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20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解读《云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2010)》解读《云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龙陵一中朱昌金编守负责行政、监御史负责监察、郡尉负责军事)人民版必修(Ⅰ)政治史管辖各县(县令、县长)。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特点:①中央垂直管理地方;②官员▲(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③官僚政治取代★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C)、作用贵族政治。和特点(B)★秦朝中央集权制对历史产生的影响(A)1.宗法制:1、结构:地方权归中央,皇帝独揽大权。(1)目的:协调继承权2、影响:(1)积极:巩

2、固国家统一;防止(2)内容:①嫡长子作为各等级的大宗享地方割据;维护社会安定;提高行政效率;(2)有最高继承权;②其余诸子作为本等级小宗,消极:加强独裁专利。被分封为下等级大宗;③大、小宗之间存在亲▲(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属兼上级下属关系。★汉朝的“中朝”(C)(3)特点:父系血缘维系,由嫡长子继承。西汉武帝为加强君权,削弱相权而建的亲(4)作用:①积极:维持秩序,巩固统治;信近臣集团。②消极:只凭嫡长,不论贤能。★唐朝三省六部制(C)2、分封制:(1)目的:加强君权,分割相权(1)目的:加强统治(2)结构:中书省负责决

3、策、门下省负责(2)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分封给王室子弟、审议、尚书省(下辖六部:吏、户、礼、兵、功臣、贵族;②诸侯在封地世袭统治,并服从刑、工)负责执行。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赋役;③诸侯、卿★宋朝分割相权措施(C)大夫、士逐级进行再分封。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管政、军、(3)特点:等级森严,宗亲维系。财权。(4)作用:①积极:拱卫天子,开疆拓土,★古代监察机构(C)传播文化。②消极:西周后期,诸侯壮大,威1、机构:胁中央。(1)秦汉:御史大夫监察中央官员;▲(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官员;★秦的

4、统一(C)(3)唐:御史台监察京城刑狱;1、经过:(1)东方六国,各个击破。(2)(4)宋:提点刑狱司监察地方刑狱;北击匈奴,收复河套;长城、直道,巩固边防。(5)元:监察御史的监察权较重。(3)南通灵渠,平定岭南。(4)通五尺道,平2、时效:封建专制权大于法,不能有效防西南夷。止渎职。2、意义: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C)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1、世官制:贵族子弟世袭★始皇帝的来历与皇权的至高无上(C)2、察举制:(1)汉:地方把持,岁举孝廉;1、始皇帝:前221年,秦王赢政在咸阳自(2)魏晋南

5、北朝:九品中正制,只凭出身门弟。封为皇帝。3、科举制:2、皇帝权力:统治全国各地;随意制定法(1)历程:①隋唐:考取进士(确立);令;独揽军政财权;独裁各类事务;任免调动②明清:八股取士(僵化)。官员;生杀予压臣民。(2)影响:①积极:选官权归中央;公平★中央官制与郡县制的内容、作用(B)考试选才;打破门第特权;扩大选官范围;提1、中央官制:(丞相负责行政、御高官员素质;形成读书氛围。②消极:束缚学史大夫负责监察、太尉负责军事)“九卿”。子思想;培养专制奴才,阻碍全面发展。2、郡县制:★元朝的行省制度(C)(1)结合:在地方设置隶

6、属中央的郡(郡1、内容:(1)行中书省上受中央节制,下—1—辖路府州县;(2)首都周边由中书省直辖。2、意义:加强中央集权;便于中央管辖;巩固国家统一;中国省制开端。★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A)1、中央集权削弱地方;2、君权强化削弱相权。▲(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明朝的内阁与清朝军机处(B)1、设置:(1)内阁(明成祖设);(2)军处机(清雍正设)2、原因:废除丞相后,设置皇帝的私人秘书来辅助皇帝办事并加强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A)1、积极: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保持文化

7、传承。2、消极:(1)特权专制独裁,不断得到强化;(2)争权夺利激烈,改朝换代频繁;(3)君权缺乏制约,决策常常失误;(4)官僚机构膨胀,官场风气恶化;(5)奴化思想严重,盲从保守滋生;(6)平民地位极低,长期备受压制;(7)封建制度僵化,阻碍了近代化。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鸦片战争的背景(C)1、中央综合国力对比:(1)中央封建社会没落(政治:专制腐败;经济:自然经济;文化:保守僵化;军事:消极防御;外交:闭关锁国)。(2)英国资本主义崛起:(政治:君主立宪;经济:工业革命;文化:振兴科教;军

8、事:炮舰政策;外交:殖民扩张。)2、中英矛盾日益激化:英国为打开中国国门,掠夺原料、市场、财富、殖民地而准备发动侵华战争,中国的禁烟运动成为其借口。★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C)1、鸦片战争(1840—1842)(逼签《南京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