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椎间孔镜技术概述

新椎间孔镜技术概述

ID:12361624

大小:2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6

新椎间孔镜技术概述_第1页
新椎间孔镜技术概述_第2页
新椎间孔镜技术概述_第3页
新椎间孔镜技术概述_第4页
新椎间孔镜技术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椎间孔镜技术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椎间孔镜技术概述  椎间孔镜简介  椎间孔镜与脊柱内窥镜类似,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从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可以平可以斜的方式)进入椎间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在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做手术,在内窥镜直视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然后使用各类抓钳摘除突出组织、镜下去除骨质、射频电极修复破损纤维环。手术创伤小:皮肤切口不足仅7mm,如同一个黄豆粒大小,出血不到20ml,术后仅缝1针。是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效果最好的椎间盘突出微创疗法。椎间孔镜Targetwan

2、g技术  椎间孔镜技术是应用医用内窥镜在患者局部麻醉、意识清醒的形势下,通过微小的组织创伤,侧路经椎间孔安全三角区利用环踞打磨小关节突,突破纤维环进入椎间盘建立一个摘取髓核的工作通道,然后利用细小的髓核钳和双极射频的可弯曲电极在可视下进行盘内及突出髓核摘取和消融(腰5骶1中央型突出须通过后路咬除椎板和黄韧带通过椎板间隙进入椎间盘摘取髓核)从而达到治疗椎间盘突出的目的,这一技术的出现使得椎间盘突出症的实质性治疗进入了微创时代。  经过了数千例TESSYS椎间孔镜技术的临床操作实践验证后,在2011年对椎

3、间孔镜手术系统提出了革命性的改进升级意见,创新地提出了突出靶点准确入路和后路椎板间隙入路摘取突出的技术理念,这一巨大技术突破在使椎间孔镜手术中周围组织创伤更小、解决突出问题更直接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临床医生的技术学习难度,使得椎间孔镜技术更容易被掌握;而且他还将具有消炎、杀菌、使髓核氧化脱水等优势的臭氧结合在术中应用,这一做法不仅优势性地解决了纤维环无法修复而导致液状髓核再次溢出的难题,同时还避免了取出正常髓核而影响脊柱稳定性的技术弊端,使得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治愈率达到了95%以上,为此各国医学专家将椎

4、间孔镜突出靶点摘取与盘内外臭氧注射组合的TargetWang技术称为“椎间盘突出症的终极疗法”与“黄金治疗标准”,椎间孔镜入路位置  椎间孔镜路入的椎间盘突出横切面图解  A:单纯椎间盘突出和部分脱垂型病例,首选后外侧安全三角区入路。  B:远外侧水平入路适用于中央巨大型突出。  C:后路或椎板间入路适用游离或钙化型患者  D: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椎间盘突出及部分骨性狭窄病例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手术的适应人群  脊柱  椎间孔镜下或内镜下显微椎间盘摘除术的选择标准与椎板切开、椎间盘摘除术的选择标准并没有本质

5、的差别。选择行微创手术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必须表现出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并须满足以下条件:  1.持续或反复发作根性疼痛;  2.根性疼痛重于腰痛。如腰痛症状大于腿痛的中度以下膨出的患者可先做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  3.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包括运用甾体或非甾体消炎止痛药、理疗、作业或条件训练程序,建议至少保守治疗4-6周,但如果出现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则需要立即手术;  4.没有药物滥用及心理疾病史;  5.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弯腰困难;  6.为了精确确定突出或脱垂的髓核的位置和性质,以及椎间孔骨

6、质增生的情况,手术前要进行彻底的影像学检查,特别是CT和MRI是精确确定髓核大小、位置和性质的重要手段。椎间孔镜技术特点椎间孔镜临床优势  在上海引进椎间孔镜技术后,上海沐阳医院疼痛科卢振和教授组建了椎间孔镜临床-研究队伍,2010年公布了椎间孔镜的临床报告,其报告结论为joimax经皮椎间孔镜(非椎间盘镜)结合Tessys技术独立操作,成功为许多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实施了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患者均为腰痛和单侧下肢放射疼痛,经过药物、卧床等治疗无效,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经充分准备后,在局麻下经腰椎侧路途

7、径,完成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即刻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术后症状缓解如常人,三天内即可下地出院。  据了解,该技术通过特殊的外侧椎间孔入路途径,在内窥镜监视下摘除椎间盘突出组织,比通常的后路手术创伤小。典型的椎板切除术为了接近目标点,必然对脊柱稳定重要作用的结构造成广泛破坏,这通常要求立即进行脊柱融合。相反地,椎间孔镜技术通过专利的扩孔器和相应的医疗仪器,逐渐扩大椎间孔,完全摘除任何突出或脱出的碎片以及变性的炎性髓核。并可对病变部位进行持续灌洗消炎,运用射频电极修补纤维环,消融神经致敏组织,阻断环状神经分支

8、,解除患者软组织的疼痛。椎间孔镜与其他治疗比较  髓核机械切除减压、化学髓核溶解或激光气化等间接减压技术相比,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是针对性切除突出椎间盘碎片、减压神经根的直接技术。  而近年被广大认可的后路椎间盘镜技术(MED),虽然可应用于各类腰椎间盘突出症,但是因其手术入路及手术过程与小切口开放手术方法相同,都需经椎旁肌入路和实施椎板开窗,肌肉韧带和骨质结构切除,因此其微创性有限。椎间孔镜技术与其相比具备创伤更小,出血更少,麻醉更简便,术后恢复更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