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曳引轮的传动原理及防滑措施

电梯曳引轮的传动原理及防滑措施

ID:12362996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电梯曳引轮的传动原理及防滑措施_第1页
电梯曳引轮的传动原理及防滑措施_第2页
电梯曳引轮的传动原理及防滑措施_第3页
电梯曳引轮的传动原理及防滑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电梯曳引轮的传动原理及防滑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梯曳引轮的传动原理及防滑措施榆林市特种设备检验所丁彩虹摘要:本文分析了曳引轮传动的滑动力和防滑力及曳引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叙词:曳引轮传动防滑安全措施1、曳引轮传动的物理实质电梯轿厢和对重在井道中的上下运动,是依靠钢丝绳与曳引轮槽间的摩擦力来实现。防止钢丝绳在绳槽中可能出现的滑动现象,是电梯运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安全条件。曳引轮实际上是一个多槽的摩擦轮,曳引轮槽对钢丝绳产生的摩擦力,是直接驱动轿厢升降运动的力源;轿厢的停层或不动,也是靠这个摩擦力来阻止轿厢与对重两侧张力差而能上能下起钢丝绳的滑动趋向;电机的拖动力或制动力,制动器的制动力,都是通过这个摩擦力作用于钢丝绳的;使轿厢的速度能按照电机控制

2、的速度运行。因此,电梯的运行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多绳摩擦轮式的升降系统。无论电梯在运行还是静止。都必须保持钢丝绳与轮槽间的相对静止,不允许出现滑动现象。假如在起动或制动时产生小量的滑移,还可以恢复到阻止滑的静摩擦系数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来保持相对静止,防止继续滑移。如出现大量的滑动,则只能靠由动摩擦系数产生较小的摩擦力,就难以维持绳与槽的相对静止,这是非常危害的事故状态。轻则轿厢墩底,轿厢冲顶或平层精度差,重则产生堕落严重事故。要保证钢丝绳在轮槽内不滑动,就必须在设计安装调试中,合理确定轿厢自重的重量;在维护保养时,要保持轮槽内清洁,不能有沙石,油泥,更不能涂黄油或润滑油之类的油类的油脂物,也不能

3、用汽油清洗,只能用拧干的柴油或煤油布擦净槽内和钢绳表面的油脂及砂砾,用煤油或戈比油保持绳槽良好状态,摩擦系数将增加相当显著。电梯维护保养和管理人员要特别注意此事。2、曳引轮使用的基本原理钢丝绳搭在曳引轮槽上,钢丝绳两端的张力,是轿厢(包括载荷)和对重的重量以及惯性力两端的张力差,阻止钢丝绳相对曳引轮滑移的滑动力。曳引轮作用的钢丝绳上的摩擦力,是平衡张力差,阻止钢丝绳滑移的摩擦阻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来保持钢丝(制动力)或制动器的制动力,且方向相同。控制电机的出力和转速,就可以控制轿厢运行时的加速度和速度曲线。但要特别指出的是张力差不允许超过摩擦力的极限值,否则出现滑移或滑动,严重时影响电梯

4、的安全运行,甚至造成重大的坠落事故。3、改进曳引轮磨损措施①本文是在假设曳引轮各绳的耐磨性及硬度等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分析的,实际上如果各绳槽的耐磨性、硬度及节圆直径不一致。很明显所造成的磨损量也不一致。因此应严格控制曳引轮的各项性能指标在国际规定的范围内。②应调整各曳引绳的张紧力,使其相互的差值在5%范围内。③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检查发现绳槽磨损超差时,必须更换或重新加工曳引轮,调整各钢丝绳的张紧力使其基本一致。④建议在曳引轮上使用聚氨酯绳槽衬垫。衬垫嵌入相应的轮槽,衬垫上加工出横向槽纹,合适的槽纹轮面对无润滑的钢丝绳摩擦系数几乎保持不变,而且聚氨酯特别耐磨,这就提高了衬垫的寿命,也大大增加了钢

5、丝绳的使用寿命。4、防滑安全措施防止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的滑动,就必须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中,留有一定的摩擦力储备量,也就是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和紧急制动情况下,钢丝绳两端的总张力差,必须小于极限摩擦力,这样就可以在任何情况,均不出现钢丝绳的滑动现象,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极限摩擦力的大小,主要决定钢丝绳两端的强力大小,钢比重绳与曳引轮槽间摩擦系数的大小,曳引轮槽的形态,钢丝绳的曳引轮上的围包角,矶摩擦系数大小,影响因素其多,主要决定于两个接触面的材料性质,接触面的形态和状况。例如接触面的平滑、润滑、磨损等状况,以及气候温度等各种因素。它的大小是一个变化不定的数值,但存在一个最小值。所以,在设计和使用

6、时,必须采用实验值的最小值乘上一个0.8的保险系数,还要乘上0.8的不可预测的影响系数,方可在设计中使用,目的是确保安全运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