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教案

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教案

ID:12367885

大小:3.15 MB

页数:118页

时间:2018-07-16

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教案_第1页
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教案_第2页
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教案_第3页
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教案_第4页
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流体静力学:研究静止流体中压强分布规律及对固体接触面的作用问题流体动力学:研究运动流体中各运动参数变化规律,流体与固体作用面的相互作用力的问题传热学研究内容:研究热传导和热平衡规律的科学上篇:流体力学基础第一章流体及其主要力学性质第一节流体的概念一流体的概述⒈流体的概念:流体是液体和气体的统称⒉流体的特点:易流动性—在微小剪切力的作用下,都将连续不断的产生变形(区别于固体的特点)⑴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在容器中能够形成一定的自由表面;不可压缩性⑵气体;没有固定容积;总是充满所占容器的空间;可压缩性二连续介质的

2、模型⒈连续介质的概念所谓连续介质即是将实际流体看成是一种假想的,由无限多流体质点所组成的稠密而无间隙的连续介质.而且这种连续介质仍然具有流体的一切基本力学性质.⒉连续介质模型意义所谓流体介质的连续性,不仅是指物质的连续不间断,也指一些物理性质的连续不间断性.即反映宏观流体的密度,流速,压力等物理量也必定是空间坐标的连续函数(可用连续函数解决流体力学问题)118第二节流体的性质一密度---表征流体质量性质⒈密度定义: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流体质量⑴对于均质流体:ρ=m/v式中ρ—流体的密度(㎏/m3)m—流体的质量(㎏)v—流体的

3、体积(m3)⑵对于非均质流体:ρ=⒉比体积(比容):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体积(热力学和气体动力学概念)⑴对于均质流体:v=V/m=1/ρ(m3/㎏)3.液体的密度在一般情况下,可视为不随温度或压强而变化;但气体的密度则随温度和压强可发生很大的变化.二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㈠压缩性⒈定义:当温度不变时,随作用在流体上的压力增大被所产生的流体体积减小,称为流体的压缩性.⒉压缩性的大小表示⑴流体压缩系数κT——等温压缩率当温度不变时,由压强变化所引起的流体体积的相对变化量。即式中KT—体积压缩系数(Pa-1)∆V—压缩前后流体体积改

4、变量(m3)V—流体原有体积(m3)∆P—压强的变化量(Pa)⑵体积弹性系数(弹性模量)E--单位形变所需压力118(Pa)☆一般情况下,液体可看作不可压缩流体.只有当水击现象发生时需考虑液体的可压缩性.☆一般情况下,气体是可压缩流体,但当气体温度、压力不大,流速不高时,同样可看作不可压缩流体.㈡膨胀性⒈定义:当压力不变时,流体因温度升高而产生的体积增大,被成为流体的膨胀性⒉膨胀性大小表示—体膨胀系数含义:表示压强不变时,流体温度每变化1℃引起的体积变化量.即(1/℃)☆正常情况下,不考虑液体的膨胀性,考虑气体的膨胀性.总之

5、,液体在一般情况下的压缩性、膨胀性很小可略去不记,其密度可看作是常数—不可压缩流体反之,若流体的压缩性、膨胀性很大,其密度不为常数—可压缩流体三粘性⒈粘性的概念:运动着的流体如果各流体层的速度不同,在相邻的两个流层之间的接触面上将形成一对阻碍两流层相对运动的等值而反向的摩擦力—内摩擦力.流体的这一性质称为粘性,或粘滞性.⒉粘性的大小表示—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⑴动力粘度μ牛顿内摩擦定律:流体运动所产生的内摩擦力与流层接触面积以及沿接触面法线方向的速度梯度成正比.与流体的物理性质有关,而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无关.118即F=±μSdv

6、/dy式中F—流层之间的内摩擦力(N)dv/dy--流体沿法线方向的速度梯度(s-¹)S—流层之间的接触面积(㎡)μ—动力粘度(Pa·S)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切应力)为τ=F/s=±μdv/dy⑵运动粘度γ通常用动力粘度与密度的比值来表示粘性--运动粘度γ=μ/ρ(㎡/s)☆流体粘度的数值与温度和压力有关,但普遍压力对粘度影响极微,可认为流体粘度只随温度变化.⒊理想流体⑴牛顿流体:遵循牛顿内摩擦定律⑵非牛顿流体:不遵循牛顿内摩擦定律⑶理想流体:不考虑粘性四表面张力⒈表面张力现象⑴概念:液体自由表面有明显的欲成球形的收缩趋势

7、,引起这种收缩趋势的力称为表面张力⑵来源:表面张力是由分子内聚力引起的,使液体表面看起来象是一张均匀受力的弹性膜⑶表面张力大小的描述σ(表面张力系数)--单位长度上所受的表面力(N/m)几种常见液体的σ(20℃与空气接触)118液体名称酒精苯煤油润滑油原油水水银σ(10-3N/m)22.328.927363072.8465⒉润湿现象流体和固体相接触时,有些液体能润湿固体,有些液体不能润湿固体θ>90oθ<90o润湿现象不润湿现象⑴如果液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附着力)大于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内聚力)就产生液体润湿固体

8、现象⒊毛细现象将毛细管插入液体内,管内外液面会产生高度差.如果液体能润湿管壁,则管内液面升高,反之管内液面下降.管内上升高度应用:在测量压力和测量液体时,由于存在毛细现象,将会产生一些误差.118因此对测管的管径有一定要求.对于单管压力计精密测量.一般差压计d≈8㎜左右五蒸发与溶解㈠蒸发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