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笔记

ID:12369440

大小:9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6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笔记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笔记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笔记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笔记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笔记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第一节上古歌谣  识记:  ①《尚书。尧典》、《吕氏春秋。古乐》、《诗大序》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毛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②《弹歌》、伊耆氏《蜡辞》和《周易。贲卦》六四

2、爻辞。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伊耆氏《蜡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周易。贲卦》: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理解:  ①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是庆祝、祭典活动本身。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②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3、第二节神话传说  1.神话及其产生  识记:神话的性质。  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  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  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社会)并征服自然(社会)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理解:神话的劳动起源说。神话的宗教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认为神话伴随着初民的劳动生活而产生,宗教起源说指实为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宗教活动。  劳动起源说:神话的内容总是反映着劳动生活,初

4、民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漫长时期的劳动生活有直接关系,劳动生活是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宗教起源说:初民的敬畏和崇拜观念,产生于他们对生活经验的最初思考,这便是最初的宗教观念。当他们从崇拜敬畏,变而为企图解释和支配自然力时,神话也就产生了。神话的产生与原始宗教有极大联系。  简单运用: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一。一般说来,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  二。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三。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四。实际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

5、都是神话和传说交织并存的。  2.我国神话的主要特征  综合运用:  ①中国神话的特征  一。紧紧地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个主题;  二。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  三。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四。神话是一种集体创作,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变化和成型。  ②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也影响着

6、后世文学的发展。  二。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题材源泉。第二章《诗经》  第一节《诗经》的来源、分类和流传  1.识记:《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笙诗6篇不在305之数。  2.《诗经》的收集和编定  识记:  ①采诗说。②献诗说。③删诗说。  理解:风、雅、颂的分类依据及其意义。  以音乐的不同作分类依据。风,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正声,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又缘于音乐的不同分为大雅、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3.《诗经》的流传

7、  识记:《诗经》在先秦时代的三个作用。  一是在祭祀、宴享时奏唱,二是作为外交场合言谈应对的辞令,三是作为教育的课本。  理解:《诗经》的流传。  秦火后遭焚,靠学者记诵保全。汉传授《诗经》有鲁、齐、韩、毛四家。汉代经学兴,为五经之一。东汉末,郑玄为毛诗作笺,随郑学大昌,毛诗独行,余三家诗亡。今日所见《诗经》即毛诗。  第二节社会政治诗  1.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诗简单运用:简要说明下层人民社会政治诗的具体内容。  2.官史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简单运用:简要说明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的具体内容。  3.

8、抒发生活郁懑和人生忧伤的诗简单运用:简要说明其具体内容。  4.称颂执政者的诗简单运用:简要说明其具体内容。  第三节情爱诗  1.歌唱爱情和婚姻的诗理解:大胆直爽与温文典雅的两种风格。  2.反映与爱情婚姻相关社会问题的诗简单运用:简要说明其具体内容。  综合运用:《诗经》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一。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1.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诗:  ①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对治国政策的批评。  a.揭露宫闱丑行,如《邶风。新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