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八 第1课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教案 人民版必修3讲述

高中历史 专题八 第1课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教案 人民版必修3讲述

ID:12369766

大小:6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6

高中历史 专题八 第1课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教案 人民版必修3讲述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八 第1课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教案 人民版必修3讲述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八 第1课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教案 人民版必修3讲述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八 第1课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教案 人民版必修3讲述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八 第1课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教案 人民版必修3讲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八 第1课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教案 人民版必修3讲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巩固学习资料第一课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文学与艺术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最绚烂多彩的部分,19世纪以后的文学、艺术则更是硕果累累,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那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是19世纪初的带有浪漫色彩的文学与艺术,第一课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我们先看课标(放课件)历史是文化的镜子,失去了历史的依托,文化也就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光彩。因而我们在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音乐、艺术、的主要成就,要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下面我们看这课有哪些内容。有三个心灵的激荡,说的是文学。浪漫乐章说的是音乐,浪漫主义的狮子是

2、绘画。(放课件)问:浪漫情怀,浪漫这个字大家一定很喜欢,(发散思维,问学生你眼中的浪漫是什么?)师:不错,在我是你们这样的年龄时也曾这么想过。哪位少女不怀春,哪位少男不钟情。那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浪漫是什么呢?在雨果的长篇著作《巴黎圣母院》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师:有谁看过这部小说,来讲述一下。(学生讲述或者老师讲述故事)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居住着一主、一仆:道貌岸然的助祭长克洛德和敲钟的畸形人卡席莫多;内心实际上邪恶的克洛德对街头跳舞卖艺的吉普赛姑娘爱斯美腊达动了淫念,夜间打发卡席莫多劫持少女,被少年英俊的卫队长孚比

3、斯救出。姑娘爱上了孚比斯,满怀嫉妒的助祭长趁他二人幽会之际刺伤军官,却嫁祸于爱斯美腊达。她因而被判处死刑,在临刑之际被暗中爱慕她的卡席莫多救出,把她安顿在圣母院内避难,但克洛德唆使教会把她看作女巫,法院不顾圣母院享有圣地避难权,决定予以逮捕。巴黎下层社会的好汉们前来营救姑娘,却被敲钟人误以为是官兵来抓爱斯美腊达,拼命抵抗,国王路易十一调兵遣将来攻打圣母院,上下夹击,一场混战中,克洛德把少女劫持出圣母院,威逼她满足其兽欲,遭到拒绝,便把她交给官兵,蹲在圣母院钟楼顶上眼瞅着她被绞死,卡席莫多义愤填膺,怒气冲冲,把抚养他成

4、人的助祭长推了下去,活活摔死,自己则到公墓里面找到少女的尸体,死在她身旁。几年之后,人们在一处地穴里发现一男一女的骨骼,那是卡席莫多紧紧拥抱着吉普赛姑娘!师:大家看这也是个非常浪漫的故事,不过这是个悲剧的故事。现实中也没有如此丑的人,他长着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独眼,驼背,跛子,身体的高度和宽度差不多,下部是方方的,两腿从前面看,好象是两把镰刀,刀柄同刀柄相连起来。雨果为什么要描写这么丑陋的人,还爱着这么美丽的姑娘。雨果又为什么要描写这悲剧的浪漫小说?他又想从这悲剧中说明什么问题?历史学习资料历史巩固学习资料其实

5、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雨果把笔锋直指宫廷与教会,揭示他们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这种浪漫是超越我们情感的浪漫,是革命的浪漫主义。是在现实的基础上,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表现崇高的革命理想,以鼓舞人民的斗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品味到的浪漫主义。问:现在大家明白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浪漫主义是什么了吗?生:是揭露现实的黑暗,号召人民向着理想而斗争的浪漫。师:对,它是起源于中世纪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它强调理想,追求自由

6、,因为一切文学艺术都是社会的反映。19世纪的欧洲,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和封建秩序瓦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就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发生和发展更具有催生作用。,法国大革命没有彻底铲除欧洲的封建制度,资产阶级革命仍在曲折中进行着。而且还促进了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空前高涨。在资本主义确立的过程中,充满了与封建势力的斗争,充满了反复与曲折。因此,整个社会动荡不堪,人们在社会现实中感到迷惑、感到彷徨,启蒙思想所提出的自由

7、、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本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精神动力,而这样的理想在现实中不但没有出现,反而出现了更多令人不满的社会现实。战争不断、贫富不均。。。。于是文学家们力图从自己的想像中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便应运而生。他们热爱自然,借对自然的热爱来抒发自己的内心强烈的感情和对现实社会的美好追求。就如我们的标题是心灵的激荡,“透过心灵的棱镜来看待生活的”,是浪漫主义是流行于19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形式。但由于各国的发展水平各异,因而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也不完全一致,首先,在英国、德国,后来在法国得到了发展。大家看

8、书,书中给我们列举了一些作家。你们对这些作家了解吗?(放课件)学生1,我知道海涅,他是犹太人,他写了很多诗歌,他50岁时瘫痪了,他忍受了许多痛苦,还写了许多诗歌。学生2:我知道雪莱,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这是雪莱的名句。学生:我知道雨果,他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学生:我知道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