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成考高起点语文真题

06年成考高起点语文真题

ID:12370768

大小:3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6

06年成考高起点语文真题_第1页
06年成考高起点语文真题_第2页
06年成考高起点语文真题_第3页
06年成考高起点语文真题_第4页
06年成考高起点语文真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06年成考高起点语文真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06年成考高起点语文真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饮酒》是一首()A.五言律诗B.乐府诗C.五言绝句D.五言古诗 2.下列作品中带有寓言性的纪传作品是()A.《张中丞传后序》B.《李将军列传》C.《种树郭橐驼传》D.《马伶传》 3.小说《苦恼》的作者是()A.契柯夫B.莫泊桑C.巴尔扎克D.都德 4.“祸起萧墙”一语出自()A.《韩非子》B.《墨子》C.《论语》D.《诗经》 5.曹操《短歌行》诗篇‘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的“

2、杜康”所用的修辞格是()A.借喻B.借代C.比拟D.比喻 6.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是()A.《陌上桑》B.《氓》C.《短歌行》D.《杜陵叟》 7.“青海长云暗雪山”中的“暗”从语法角度看是()A.意动用法B.使动用法C.为动用法D.一般用法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诗出自()A.《行路难》B.《杜陵叟》C.《蜀相》D.《泊秦淮》 9.诗集《死水》的作者是()A.鲁迅B.郭沫若C.艾青D.闻一多 10.我国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岑参 11.《论快乐》一文提出精神的炼金术能

3、()A.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B.教人学会休息 C.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D.洗涤灵魂 12.下列四句中,有宾语前置这一语法现象的一句是()A.姜氏何厌之有?B.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C.姜氏欲之,焉辟害?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13.从文体方面讲,《前赤壁赋》是()A.骚赋B.古赋C.骈赋D.文赋 14.《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A.关汉卿B.王实甫C.汤显祖D.马致远 15.“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句中的“暂”字的意义是()A.暂时B.突然C.新颖D.姑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镇在题中横

4、线上)16.“填然鼓之”中的“鼓”的词性是_____________。17.所谓“四书”指的是《论语》、《_________》、《大学》和《中庸》。18.陶渊明《饮酒》诗:“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19.王维《山居秋暝》:“___________,天气晚来秋。”20.杜甫《蜀相》:“三顾频繁天下计,________________。”21.《论毅力》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22.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_____________。”23.《西厢记·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____

5、______。”24.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___________。25.《战国策》是一部__________体史书。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首身离兮心不惩惩: 27.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28.麦苗不秀多黄死。秀: 29.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 30.拘于虚也。虚: 31.然而不王者,未知有也。王: 32.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其宫者。宫: 33.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绝: 34.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无论: 35.冬雷震震,夏雨雪。雨:四、翻译题(将

6、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6.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种树郭橐驼传》)名我固当: 37.坐客乃四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马伶传》)坐客乃四顾而叹: 38.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藉寇兵而赍盗粮: 39.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40.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则修文德以来之: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41.《寡人之

7、于国也》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样的推理论证方法?42.《秋水》记叙了哪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本文的主旨是什么?43.《论毅力》的写作动机和中心思想是什么?44.《沙滩上的脚迹》一文中的“他”指的是什么?本文运用了什么手法?45.谈谈《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6~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一)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

8、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46.这段话可分为几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