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的自觉与行动

学校文化的自觉与行动

ID:1237195

大小:1.17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7-11-09

学校文化的自觉与行动_第1页
学校文化的自觉与行动_第2页
学校文化的自觉与行动_第3页
学校文化的自觉与行动_第4页
学校文化的自觉与行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校文化的自觉与行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仰望星空与栖居大地——学校文化的自觉与行动李庆明hylqm2003@163.com13715188601●时代的窘相●“敬神”与“耕耘”的启示●文化立命:田园精神的确立●文化育人:无处不在的陶冶●文化强师:“上天入地”时代的窘相文化的喧嚣掩盖不了文化的缺失“文人嘴里的文化的比街上的厕所还多”流行意义上斑驳陆离的文化,恰如吉登斯所说,反而导致了“文化的超负荷”和“意义的爆炸”,也即意义的崩溃,或者说,导致了对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的“反讽”.现代人所说的文化,其实正是中心和意义消解后附着于消费物品上的社会现象。随着消费社会

2、的到来,文化越来越表现为对于具体所谓文化产品的占有和消费。而文化产品对于市场的依赖更使它丧失了原初的精神使用价值,而仅仅表现为交换价值。时代的窘相文化缺失源于文明的非利士(Philistia)主义阿诺德:反对物质至上主义和工具性理性的崇拜文明和文化的二律背反:文明的胜利同时就是它的缺憾;文明摧毁了贬损科学技术的宗教,却又缔造了膜拜科学技术的宗教;文明帮助人类作别野蛮,却又直接导演了无数新的野蛮;文明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人们对它的不满。其中最可怕的是人性的异化和精神的危机,如物欲横流、价值幻灭、理性俗化、灵魂枯萎、情感

3、沉沦、信仰丧失、公共精神荒芜等疾患,根本上是文化问题。胡塞尔提出科学危机时代命运攸关的“意义问题”,韦伯提出工具理性统制和价值理性失落的问题,福科提出的“人之死”问题,斯宾格勒提出文化和文明誓不两立、缺少了文化内涵的西方文明已成一具僵尸的问题,等等,都提出警示:文化危机是人类危机中最可怕的危机,作为从根基上影响人类生活的力量,文化危机有可能导致人类精神世界的坍塌。时代的窘相教育“无文化”是现代技术和制度化教育背景下的固有产物形形色色的教育教学变革虽然创造和提供了令人炫目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和一些似是而非

4、的新观念等,但同样没有为教育灌注深刻而恒久的、能令学校世界所有的个人安身立命的文化精神。缺失文化的教育已将儿童带入了一个他们倍感陌生、抽象、片面和异己的地带。精神的失落带来的是精神世界的浮躁、迷误、幽暗甚至荒芜,它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一些有知识没灵魂、有技艺没根柢、有智力没情怀的“怪物”。这就是“学校无文化”的窘态!教育和教学的无文化是对学校、教育和教学本性的最无情的嘲弄。时代的窘相当代教育亟待文化自觉管理新时代:塑造文化人管理的人性假设:政治人—经济人—文化人学校作为一种文化组织学校是一种文化组织,是传承知识,维护

5、知识尊严,进行思想文化启蒙,捍卫独立、自主、自由和人文主义精神的神圣场所。学校建设应当围绕学校作为文化组织的理念,力图是学校的组织和游戏规则的变革具有文化的、精神的品味和内涵。文化的组织应当以组织的文化为支撑,学校应当成为组织成员认同的“信念、观念、语言、礼仪和神话的聚合体”(Pettigrew)文化是当代社会和当代教育面临的重大而急迫的课题,是当代学者和当代教育者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时代呼唤文化自觉,呼唤文化立根,呼唤文化重建!“敬神”与“耕耘”的启示文化(culture)是什么语源:“文化”德文为kultur,

6、英文与法文均为culture,语出拉丁文cultura,拉丁文的cultura是动词colere的派生词。含有耕种、练习、居住、留心和注意、敬神等语源学意义。后来,文化具有了改造、完善人的内心世界的内容。它们都具有改变和摆脱自然(外在的自然和内在的自然)状态的意思。在中国,文化也有摆脱自然状态的意思,但稍偏精神的一面。汉代出现“文化”一词,演变为与“武功”相对的“文治”、“教化”:“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束暂《补亡诗》)“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王融《曲水诗序》)均指文治与教化。“敬神”与“耕耘”的启示学

7、术概念的出现:17世纪,德国法学家S.普芬多夫(1632~1694)首先独立使用“文化”概念。18世纪后期为欧洲思想界广泛接受。真正从文化学的学术意义上提出文化概念的,是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泰勒的文化经典定义:“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原始文化》,1871年﹚“敬神”与“耕耘”的启示众说纷纭的定义:据统计,到1952年,“文化”概念就已经160个,如今则已逾一万个。文化学领域对“文化”的思考有很多种角度:——范畴论角度:认为文化主要是物质性的(舍

8、夫勒);认为文化主要是精神性的(阿诺德)。或用二分法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工具、机器、房屋等)和精神文化(知识、宗教、习俗、制度等)(奥本格,梁启超),或分为物质、社会和精神三个因子(马林诺夫斯基、博厄斯)等。——形态论角度:文化是一个独特的有机体,经历生(出生)、长(童年)、盛(成年)、衰(老年)直至死亡的时期(“文化圈”理论倡导者弗罗贝尼乌斯、斯宾格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