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通货膨胀问题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通货膨胀问题几点思考

ID:12373888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6

关于我国通货膨胀问题几点思考_第1页
关于我国通货膨胀问题几点思考_第2页
关于我国通货膨胀问题几点思考_第3页
关于我国通货膨胀问题几点思考_第4页
关于我国通货膨胀问题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我国通货膨胀问题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我国通货膨胀问题几点思考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率先走上了经济复苏之路,但是经济复苏的同时也伴随着通货膨胀的隐忧。文章试图分析经济复苏时期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然后结合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经济复苏时期的通货膨胀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复苏;通货膨胀;成因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经济危机,包括美国、欧洲各国和日本等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陷入了经济衰退。我国面对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冲击,果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实施一揽子计划,包括两年新增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以及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等,这些投资计划使

2、我国率先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经济刺激计划带动大量信贷资金投入市场,负面效应逐渐显现,我国通货膨胀率一路走高,2010年10月和11月的CPI连续创新高,进入2011年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2011年1月和2月的CPI高达4.9%,仍处于高位,很多机构预期2011年3月CPI突破5%的可能极大。通货膨胀似乎愈演愈烈,控制通胀将是我国上半年经济政策的核心。9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在西方经济学中,通货膨胀通常被定义为一段时间内一个经济体中的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引发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超过了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形成通货膨胀预期的原因有很多种,如政府为了刺激经济投放

3、了大量的货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农作物的减产;对国际政治环境敏感的某种原材料价格在动荡的政治因素中的飙升。下面就从国内外两个角度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论文代写 (一)国内方面 1、信贷规模过大9 货币供应量是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的长期影响关系,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政策使得货币供给的扩张或者紧缩,最后都将在价格水平的膨胀或者收缩上体现出来。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实施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扩张政策,尤其是金融机构的新增信贷量过快增长,信贷扩张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通货膨胀埋下伏笔。2009年

4、和2010年我国广义货币M2的年净增量分别为13.51万亿和11.56万亿,而同期GDP的年净增量分别只有2.69万亿和5.71万亿,也就是说这两年广义货币的净增量是GDP净增量的2.99倍。我国中央银行货币存在超发,导致流动性泛滥,从而推动CPI不断上涨。 2、经济增长速度长期过快增长 2003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保持在9%以上的增速,到了2007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达到11.5%。2008-2009年我国经济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GDP仍然保持高速增速,增速分别为9.6%和9.1%。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我国经济增长重新回到快车道,全年增速高达

5、10.3%。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对于我国而言,投资在三驾马车中的地位相当突出,尤其是在2009年,投资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2.3%。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往往会造成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从而形成价格推动形通货膨胀。另外,固定资产的投资需要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而社会经济对该投资在一定时间内不能消化承受,形成资金推动形的通货膨胀。代写论文 3、低利率政策9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虽然自从2004年以来,央行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将利率定价权更多地赋予金融机构。但是在我国利率离完全市场化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目前还是实

6、行严格管制下的低利率政策。对于存贷款利差方面,目前我国采用的是“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政策,存贷款利差偏高,人为地扭曲了资金价格,银行有强烈的放贷冲动。存款利率过低导致银行存款的吸引力下降,资金纷纷涌向股市和楼市,催生资产泡沫,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疯狂上涨。低利率推高资产价格的同时,也推动食品及肉蛋价格上涨,从而引起其他消费品价格全面上涨。 4、CPI体系缺陷导致数据失真 近几年来,常常发生统计局的发布CPI数据与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相距甚远的现象,我国的CPI体系存在诸多缺陷,其中主要的缺陷是食品类所占权重过高而居住类过低。2011年国家统计局虽然对CPI权数构成进行了

7、相应调整,其中居住提高4.22个百分点,食品降低2.21个百分点,但是仍然不尽合理。2011年我国CPI体系中居住类的权重为17.22%,而美国则高达42%以上;美国CPI体系中食品和饮料权重仅为15.4%,而我国食品类权重则高达31.79%。我国96%以上的农产品是自给自足,所以食品价格相对稳定,另外,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食品类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小。同时,由于我国居住类所占权重比较低,这不仅不能有效反映我国居民实际消费模式的变化,也不能使国内房价过快上涨在CPI中得到体现,从而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