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法印徐锋老师谈何为法师

法语法印徐锋老师谈何为法师

ID:12376653

大小:1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法语法印徐锋老师谈何为法师_第1页
法语法印徐锋老师谈何为法师_第2页
法语法印徐锋老师谈何为法师_第3页
法语法印徐锋老师谈何为法师_第4页
资源描述:

《法语法印徐锋老师谈何为法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何谓法师末法时期,邪魔外道不胜其多,修学万不可入魔网之中,修持法门很多,要看自己是否合适,方法很多,但目的相同,那就是圆满成佛。若念佛不得力时,也可持咒,也可修别的法,方法并不是固定的。若有人说只能修他的法门,那就有问题了。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烦恼事很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要以为出了家就清净了,在家还不清净,出了家也不会清净,要想清净在家出家一样清净。能在烦恼中修得清净,证到本性,大慧杲禅师说,这种人比出家人修法力量大二十倍,可以永生永世不退转,直至圆满成佛。学佛者,要对治习气,改过迁善,人之习气,

2、有现习、夙习二种,现习是现世所染受之习。如富翁有财气,穷者有寒酸气,官有官气,商人有市气,军人有威武气,法官有庄严气,乡下人有土气,病人有病气,妇女有脂香气,修行人有功德气等等。此等习气皆是现生所染。夙习是过去世业力之习气置留于今生今世。若学佛无事时则学,有事时则置之度外,实已成虚名,毫无利益,无法去除习气。持戒是去除习气的良医妙药。持戒时不可犯戒,若偶尔犯了,要勇于思过,不可再犯。若开悟了,那罪过就无足轻重了,因为悟后心不被业力所缠;不开悟,心被业力所缠;故心了则空,心不了则要偿还宿债。因此不持戒者,未得志

3、则是狂妄顽劣之民,已得志则成横行霸道之徒。众生之心,需要用种种善法调治。然调治之人必是法师。何谓法师,真正的法师是对佛经的大小乘、三藏十二部都通的人,对禅、净、密都懂的人。一般法师至少要通一部经或一部论,故出家人或在家人均可为法师,关键是有没有资格。佛法中没有男女之别,在家出家之分,在家佛是维摩居士,出家佛是释迦牟尼,女性佛是恒上女。现社会上僧人在外传法者较多,这些僧人中的确有饱学之士,弘法利生之人;但也有披着袈裟,打着佛家旗号,谋取名利之辈,这些人穿梭于在家居士之间,利用居士一片诚心,盲目无知,对佛法了解甚

4、少,造诸恶业,害世于人,此等僧人传法无益于国,有害于家。故印光法师曰:“现今时值末法,僧多败类,只知著一件大领,即名为僧。僧之名义事业,多多了无所知。在俗之人有信心者,纵能研究佛法,终皆下视僧侣。其不信者,见彼游行人间,造种种业之僧,遂谓僧皆如是,佛法无益于国,有害于世”。《象法决疑经》对传法之人易犯过错做了详细的解释。1、但外求文解,而不内观修心。释论云,有论而无慧,所说不应受。这种人只知道研究佛学,文字解释看起来很有道理,但自己没有修持,不知道在心地上下功夫,而是在经典文字上下功夫,充其量是学者;再好者,

5、论文发表的多,书写的多,称为佛学家。理论方面说的头头是道,但没有心地上的大智慧,这种人所说之言不应接受。2、不融经息诤趣道,但执己非他,我慢自高,不识见心苦集。这种人,对佛的经典不能融会贯通,只知道我修持的法门是正法,我的法门最稳当。或者每天议论禅、净、密,修道变成了论道,越陷越深。或者每天研究佛法,不在修持上用功,自己的成见越来越深,坚持自己的宗派,反对其它宗派;我慢也越来越高,法执越来越强;也就是说,功夫越高,越难舍其法,最后被法所困。3、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柱,非佛弟子。这种人不遵照经典修行

6、,不在心地上用功,不依佛的戒律来修行。木叉即戒律之意。4、经云非禅不慧,偏慧不禅,一翅一轮岂能远运。如佛经所说,要想获得般若智慧,那就必须修定修慧,打坐是修定的一种途径,是最基本的手段。然非唯一途径,非唯一手段。真正的禅定,不一定要盘起腿来打坐,在行、住、坐、卧中均可禅定。由定生慧,达到人类最高智慧的般若成就。学佛的成就是智慧,而不是功夫。但没有功夫又哪来的智慧,因此佛经上讲:“非禅不慧”,不进行禅的修行是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但如果只是理论上的说教,那是嘴上功夫,是文人禅,是“偏慧不禅”。定慧是一体两面,缺一

7、不可,就象鸟的双翅,车的两轮,一个法师假如没有定慧,岂能弘扬佛法。5、法本无说,说破贪求,名利弘宣,宁会圣旨。真正的佛法,本来是无话可说,就象《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祖说法四十九年,有三藏十二部经典,可他却说没有说得一个字。因这是从理上说的,因为真正的佛法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本空的境界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若要表述,只能是“如人饮水,冷热自知”。说便不是,那为什么还要说呢?就是为破除一般人贪求世间的名利。在贪名贪利中弘法,此与佛法宗旨不相符也。6、耳入口出,何

8、利于己,经云如人数他宝自无半分钱。这边耳朵进,那边耳朵出,看了经书,到处吹嘘,以此获取名闻利养,而不在心中修行,没有正知、正念、正行,在现实生活中一遇到困难,道心很容易退转,继而谤佛谤法,何利于己,此种人修行是在替别人数钱;别人发财,他来数钱。7、无行而宣,何利于他。此种人是自己修行不到位,或者只有些打坐念佛体会便口若悬河,涛涛不绝,信口开河,乱讲佛法,其实自己上不见佛,下不见众生,更甚者骗钱骗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