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北延线高切坡安全专项方案

道路北延线高切坡安全专项方案

ID:12376991

大小:1.00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8-07-16

道路北延线高切坡安全专项方案_第1页
道路北延线高切坡安全专项方案_第2页
道路北延线高切坡安全专项方案_第3页
道路北延线高切坡安全专项方案_第4页
道路北延线高切坡安全专项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路北延线高切坡安全专项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部新区星光大道北延线(照母山隧道出口至终段)高切坡安全专项方案编制:审核:编制单位:重庆市爆破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二0一五年八月50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1.1工程概述星光大道北延线工程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B、G标准分区,该区域地处重庆市北部新区中部幸福广场至园博园的狭长地带。本合同段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50km/h。道路标准路幅为4.5m(人行道)+12m(车行道)+3m(中央分隔带)+12m(车行道)+4.5m(人行道)=36m。)道路范围右线(YK1+023—YK1+912.6),长

2、889.6m;左线(ZK1+023—ZK1+297.347),长274.347m。YK1+205~YK1+332段、YK1+640~YK1+850段、YK1+850~YK1+912.608段,为高切坡,其中,YK1+190~YK1+350段右侧、YK1+550~YK1+640段右侧、YK1+630~YK1+700段左侧、YK1+820~YK1+850段右侧边坡采用方格骨架护坡防护;YK1+700~YK1+850段左侧、YK1+640~YK1+850段右侧采用锚杆框架梁植草护坡防护。YK1+850~YK1+907

3、.543段左侧设置锚索桩间土钉墙。(1)、YK1+205~YK1+332高切坡:道路设计高程319.8~320.1m,地面高程327.00~334.00m。地层为粉质粘土、泥岩及砂岩互层,现状土层厚度为0.80m~2.80m。道路左侧为正在修建的融创凡尔赛花园小区,左侧目前已经开挖至整平标高,将在右侧形成挖方路堑边坡,边坡高度0~28.40m,坡向约263°,为岩质边坡。边坡岩体节理裂隙不发育,岩体较完整,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破裂角59°,等效内摩擦角取55°。工程措施:边坡每10m分级

4、开挖,级间设置横坡4%,宽2m的平台,边坡坡率采用1:1.25,坡面设置方格骨架内客土植草护坡防护。(2)、YK1+640~YK1+850高切坡:道路设计高程306.30~310.67m,地面高程324.00~350.00m。左侧边坡坡向约80°,边坡高12.0~35.20m,右侧边坡坡向为260°,边坡高12.0~40.30m。道路尾部左侧为高压铁塔,高压铁塔边缘距离道路边缘7.2m,边坡高度达16.6m。地层岩性主要为人工填筑土、粉质粘土、泥岩、砂岩。边坡岩体节理裂隙不发育,岩体较完整,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

5、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左侧边坡裂隙2破裂角58°,等效内摩擦角取55°;右侧边坡破裂角59°,等效内摩擦角取55°50。工程措施:两侧坡面采用坡率1:0.75清方+锚杆框架梁内客土植草护坡防护。边坡每10m分级开挖,级间设置2m平台,边坡坡率采用1:0.75,坡面设置锚杆框架梁内客土植草护坡,锚杆框架梁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浇筑,锚杆间距3.0m,锚杆采用长8m的1根φ25HRB400螺纹钢制作。路堑顶5m设置截水沟,截水沟沿边坡引入道路排水系统。1.1.2、施工内容高切坡工程全长337米(YK1+205-332,

6、YK1+640-850),其主要工程内容为:(1)方格骨架内客土植草护坡:边坡土石方表面松动岩土清理;坡顶截水沟开挖;坡面骨架基槽开挖;M7.5浆砌片石从下而上砌筑骨架;种植土回填。(2)锚杆框格梁内客土植被护坡:边坡土石方表面松动岩土清理;坡顶截水沟开挖;锚杆施工;坡面骨架基槽开挖;绑扎钢筋;模板施工;混凝土施工;种植土回填。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2.1、建设区域自然条件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雨连绵,无霜期长,多云多雾的特点。常年平均气候18.2℃,极端最高气温4

7、3.2℃(2006年7月),极端最低气温-3.8℃(1981年2月)。多年平均降雨量1180.6mm,最大日降雨量接近200mm,其中降雨多集中在每年的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5%,并常有暴雨。主导风向为北风,频率为14%,平均风速为1.4m/s,最大风速为27.5m/s。道路穿越区多为农田旱地,拟建道路两侧无地表水体,水文地质条件简单。1.2.2、地形地貌属川东平行岭谷区构造剥蚀浅丘地貌,丘岭与洼地相间。多为农田旱地,地形呈梯级分布。最低高程283m,最高高程350m,相对高差约67m,总体呈南低北高,斜坡

8、坡角一般5~30°。1.2.3、地层岩性本段道路区出露地层从新至老为全新统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人工填筑土(Q4me),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泥岩及砂岩(J2s)互层。50(1)粉质粘土(Q4el+dl)紫褐色,切面平整,手拍切面无水印,可搓成条,土芯干后不易击碎散,呈可塑状,无摇振反应,具光滑面,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该层在整个勘查区内分布较广,厚度一般为0.50m(zk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