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ID:12377484

大小:6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6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_第1页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_第2页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_第3页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_第4页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重难点:1.药效学的概念和内容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3.不良反应的概念和种类4.药物的量效关系5.试述药物的作用机制。名词解释:药效学、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作用、受体、激动药、阻断药、量效曲线、效能、效价强度、最小有效量、极量、常用量、最小中毒量、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治疗指数、安全范围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目的意义:阐明药物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助于新药设计。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药物对机体细胞的初始作用。药理效应:药物引起的机体反应。兴奋:功能增强。如咖

2、啡因等。抑制:功能降低。如巴比妥类等。药物作用的方式:1.局部作用:松节油、普鲁卡因吸收作用(全身作用):抗生素2.直接作用(原发作用)间接作用(继发作用)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在适当的剂量时对某一组织或器官发生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很少发生或几乎不发生作用,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治疗作用的基础。药物作用选择性低,则副作用多。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DS):指借助载体、配体或抗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胃肠道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的给药系统。药物选择性作用的原因药物对不同组织器官的亲和力不同;药物在不

3、同组织的代谢速率不同;不同组织代谢酶的分布和活性有较大差别;受体在组织器官的分布数量和类型不同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药物作用于机体产生的对防治疾病有利的作用(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对症治疗:改善症状,不能消除病因,又称治标。危重病例重要,起效快。如:剧痛引起休克,镇痛药;高热引起惊厥,解热镇痛药。对因治疗:消除致病因子,又称治本。起效慢。如:抗生素。原则:急则治其标(对症),缓则治其本(对因),标本兼治。不良反应:药物防治疾病时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对动物有损害的作用。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等。副作用: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

4、的作用。为药物所固有,可预知,随用药目的而变。是药物选择性低、作用广泛产生的。如:阿托品等。毒性作用: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蓄积引起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危害较重,可预知,应避免。分为:急性毒性:心血管、呼吸功能、神经损害慢性毒性:肝、肾、骨髓、内分泌损害特殊毒性特殊毒性: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①神经系统的损害。如:氨基苷类抗生素对第Ⅷ脑神经有毒性,导致眩晕和听力减退。②消化系统的损害。如:红霉素③血液学变化。如:氯霉素导致骨髓造血机能损伤;长期服用氨基比林导致粒细胞缺乏症。④肾脏损害。如:磺胺药,肾呈酸性时磺胺药形成肾结石、尿结石

5、。⑤皮肤反应。过敏、瘙痒、疹块、水肿等,使用抗组胺药。⑥“三致”作用。如:致癌:呋喃唑酮;致畸:人用“反应停”;致突变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兴奋心脏,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变态反应:药物小分子进入机体后,可与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结合形成全抗原,能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当机体再次接触该药物或结构与之相似的药物时,会在机体内产生免疫反应。也称过敏反应。特点:与剂量无关,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不可预知,仅发生于少数个体。致敏物:药物、代谢产物、杂质。继发性反应: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时,肠道正常菌群被破坏,敏感菌被抑制,不敏感或耐药

6、菌大量繁殖,轻者引起VE、VK缺乏,重者引起中毒性肠炎或全身感染,又称为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残存的药理效应。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停药反应:机体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重也称反跳。如高血压病人长期服用可乐定,停药次日血压急剧升高。特异质反应:高敏质的个体对某种药物反应异常增高的现象。如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个体服用磺胺后可致溶血;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病人,常规剂量琥珀胆碱可引起骨骼肌瘫痪。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效应或活性的关系。①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与同一受体或酶结

7、合,产生相似(拟似药)或相反(拮抗药)的作用。如noradrenaline为拟肾上腺素药;普萘洛尔为抗肾上腺素药。②化学结构相同的药物,因光学异构体不同,药理作用差异很大。左旋体有活性,右旋体无活性,如左旋氯霉素、左旋咪唑。研究构效关系的意义: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预测药物作用;寻找和合成新药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或浓度的增高药理效应也增强,这种剂量与效应的关系称为量效关系最小有效量(阈剂量/阈浓度):能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或浓度。半数有效量(ED50):能引起50%动物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

8、的剂量或浓度。极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的剂量。常用量/治疗量:比阈剂量大,比极量小的剂量。最小中毒量:引起中毒的最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