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复习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复习题

ID:12387061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6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复习题_第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复习题_第2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复习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题一、填空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物体的温度可以温度计测量。它是根据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温度计由玻璃管、玻璃泡、液柱构成,玻璃管上边有刻度。3、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4、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_态变成固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5、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成水。从固态变成液_态。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地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到完全融化成水。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

2、生变化的重要因素。6、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7、空气中充满了看不见的水蒸气。8、水蒸发的快慢与周围的温度有关。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9、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10、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种形态:固态、液_态、气态。温度的变化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11、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12、气温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体温计用来测量人身体的温度。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一般是35℃——42℃.。二、判断5、由于嘴里呼出的热气能使温度计中的液

3、柱上升,所以在靠近温度计读取温度时要用鼻子呼吸  (∨)11、人工降雨是利用水的三态可以相互转化的性质对自然的改造。(∨)11、雾在日出后会逐渐消散是因为那些小水滴受热又蒸发的原因。(∨)13、江、河、湖、海以及地面上的水时时刻刻都在蒸发。     (∨)316、测量体温前,必须先把玻璃管里的水银柱甩到玻璃泡里再进行测量。(∨    )18、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变成的小水珠。(∨)三、问答1、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

4、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2、冰与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它们都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体。不同点:冰有固定的形状、温度低,不会流动,很坚硬,是固体。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较凉、会流动、是液体。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能浮在水面。3、加快冰融化的三种方法:①把冰块放到手里②把冰块放到阳光下③把冰块放到台灯下。4、雨过天晴后,地面上的积水到哪里去了?地面上的积水都蒸发,变成了水蒸气。4、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

5、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看得见的小水滴。5、如果在冰中加入大量的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玻璃杯壁上就会出现一层冰霜,是因为冰中放盐后使冰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0摄氏度以下的玻璃杯就直接变成了小冰晶。 6、加快水蒸发的方法?①温度越高,水蒸发的越快,②增加空气流通速度,③扩大表面积。 四、温度的读写零下五摄氏度     写作:  —5  ℃       二十摄氏度            写作:20  ℃3 —2℃     读作 :零下二摄氏度       27℃    读作:二十七摄氏度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