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与氯苯分离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苯与氯苯分离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ID:12387432

大小:552.91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16

苯与氯苯分离化工原理课程设计_第1页
苯与氯苯分离化工原理课程设计_第2页
苯与氯苯分离化工原理课程设计_第3页
苯与氯苯分离化工原理课程设计_第4页
苯与氯苯分离化工原理课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苯与氯苯分离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产品与设计方案简介1.产品性质、质量指标和用途产品性质:有杏仁味的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密度1.105g/cm3。沸点131.6℃。凝固点-45℃。折射率1.5216(25℃)。闪点29.4℃。燃点637.8℃,折射率1.5246,粘度(20℃)0.799mPa·s,表面张力33.28×10-3N/m.溶解度参数δ=9.5。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易燃,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3%-7.1%(vol)。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常温下不受空气、潮气及光的影响,长时间沸腾则脱氯。蒸气经过红热管子脱去氢和氯化氢

2、,生成二苯基化合物。有毒.在体内有积累性,逐渐损害肝、肾和其他器官。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对神经系统有麻醉性,LD502910mg/kg,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50mg/m3。遇高温、明火、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氯酸银反应剧烈质量指标:氯苯纯度不低于99.8%,塔顶馏出液中含氯苯不得高于2%,原料液中含氯苯45%。(以上均为质量分数)产品用途:作为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2.设计方案简介(1)精馏方式:本设计采用连续精馏方式。原料液连续加入精馏塔中,并连续收集产物和排出残液。其优点是集成度高,可控性好,产品质量稳定。由于所涉浓度范围内乙醇和水的挥发度相差较大,因而无

3、须采用特殊精馏。(2)操作压力:本设计选择常压,常压操作对设备要求低,操作费用低,适用于苯和氯苯这类非热敏沸点在常温(工业低温段)物系分离。(3)塔板形式:F1型浮阀塔板,浮阀塔板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造价低;塔板开口率大,生产能力大;由于阀片可随气量的变化自由升降,故操作弹性大;因上升气流水平吹入液层,气液接触时间较长,故塔板效率较高。(4)加料方式和加料热状态:设计采用泡点进料,将原料通过预热器加热至泡点后送入精馏塔内。(5)由于蒸汽质量不易保证,采用间接蒸汽加热。(6)再沸器,冷凝器等附属设备的安排:塔底设置再沸器,塔顶蒸汽完全冷凝后再冷却至泡点下

4、一部分回流入塔,其余部分经产品冷却器冷却后送至储灌。塔釜采用间接蒸汽加热,塔底产品经冷却后送至储罐。3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2345%氯苯原料储存原料预热精馏再沸99.8%氯苯储存分配冷凝冷却98%苯储存冷却首先,苯和氯苯的原料混合物进入原料罐,在里面停留一定的时间之后,通过泵进入原料预热器,在原料预热器中加热到泡点温度,然后,原料从进料口进入到精馏塔中。因为被加热到泡点,混合物中既有气相混合物,又有液相混合物,这时候原料混合物就分开了,气相混合物在精馏塔中上升,而液相混合物在精馏塔中下降。气相混合物上升到塔顶上方的冷凝器中,这些气相混合物被降温到泡点,其中的液态

5、部分进入到塔顶产品冷却器中,停留一定的时间然后进入苯的储罐,而其中的气态部分重新回到精馏塔中,这个过程就叫做回流。液相混合物就从塔底一部分进入到塔底产品冷却器中,一部分进入再沸器,在再沸器中被加热到泡点温度重新回到精馏塔。塔里的混合物不断重复前面所说的过程,而进料口不断有新鲜原料的加入。最终,完成苯与氯苯的分离。(二)精馏塔的物料衡算1.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苯的摩尔质量MA=78.11氯苯的摩尔质量MB=112.562.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233.物料衡算氯苯产量总物料衡算苯物料衡算联立解得(三)塔板数的确定1.理论塔板数的求取根据

6、苯-氯苯的相平衡数据,利用泡点方程和露点方程求取①由手册查得苯-氯苯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列于下表苯-氯苯气液平衡数据温度/℃苯氯苯xyα807601481.0001.0009010252050.6770.9135.00010013502930.4420.7854.60811017604000.2650.6134.40012022505430.1270.3764.14413028407190.0190.0723.950131.829007600.0000.000本题中,塔内压力接近常压(实际上略高于常压),而表中所给为常压下的相平衡数据,因为操作压力偏离常压很小,

7、所以其对平衡关系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②求最小回流比、操作回流比及最小理论塔板层数将1.表中数据作图得曲线(如图1)及曲线(如图2)。在23图上,因,查得,而,。故有:考虑到精馏段操作线离平衡线较近,故取实际操作的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85倍,即:③求精馏塔气、液相负荷L=RD=0.6585×56.25=37.04kmol/hV=(R+1)D=(0.6585+1)×56.25=93.29kmol/hL’=L+F=37.04+87.10=124.14kmol/hV’=V=93.29kmol/h④求操作线方程精馏段操作线:提馏段操作线为过和两点的直线。⑤图解法求理

8、论塔板数如图1所示,求解结果为总理论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