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壳体局部区域壁厚测量评价方法的探讨和思考

阀门壳体局部区域壁厚测量评价方法的探讨和思考

ID:12391833

大小:7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6

阀门壳体局部区域壁厚测量评价方法的探讨和思考_第1页
阀门壳体局部区域壁厚测量评价方法的探讨和思考_第2页
阀门壳体局部区域壁厚测量评价方法的探讨和思考_第3页
阀门壳体局部区域壁厚测量评价方法的探讨和思考_第4页
阀门壳体局部区域壁厚测量评价方法的探讨和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阀门壳体局部区域壁厚测量评价方法的探讨和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阀门壳体局部区域壁厚测量评价方法的探讨和思考吴文景1,吴文珍2(1、永嘉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浙江永嘉325102;2、永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浙江永嘉325100)摘要分析了国内和国外有关标准对阀门壳体局部区域壁厚的规定,提出了阀门壳体局部区域壁厚测量评价方法。关键词阀门;壳体壁厚;测量评价一、问题由来阀门阀体的壳体壁厚是阀门的关键质量指标,也是阀门使用的重要安全指标。阀门产品标准对阀门壳体壁厚一般都有明确规定,但对阀门阀体局部区域的壳体壁厚小于标准规定的壳体最小壁厚时的处理原则,所有国家、行业的阀门产品标准对此均未作出规定。一台阀门阀体中通

2、流道、中腔及阀盖部位数个测量点壁厚实测值大于壳体最小壁厚,其中有1到2个测量点壁厚实测值小于壳体最小壁厚,如果按壁厚实测值小于标准规定的壳体最小壁厚,就判该台阀门不合格,这对阀门的制造厂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这是因为任何铸件难免有缺陷,局部区域壁厚实测值小于壳体最小壁厚,但不是小得很多,这个局部区域被限制在很小的区域范围内,且两个局部区域之间相距足够大,这样的情况是由铸件微小缺陷造成,不是阀门制造厂设计文件、制造工艺不符合要求造成,这样的情况能否被客户接受,能否判为合格呢?6二、测量评价方法(一)《钢制阀门一般要求》国标规定的处理原则GB

3、/T12224-2005《钢制阀门一般要求》中6.1.7关于局部区域的规定,局部区域的壳体壁厚小于最小壁厚的,满足下述所有限制条件时是可以接受的:(a)小于最小壁厚的面积能被直径不大于圆所包围。对于阀体颈部,d0=d’和t0=t’。对于所有其他局部区域,d0=d和t0=tm。(b)所测厚度不小于0.75t0。(c)各包围圆边缘之间相隔的距离不小于。式中:d—阀门内径,应不小于阀门公称尺寸DN的90%;d’—阀门颈部内孔直径;tm—除阀门颈部外的阀体最小壁厚;t’—阀门颈部的阀体最小壁厚。如果通过测量计算,一台阀门的壁厚同时满足以上三个限制条件

4、的,对局部区域的壳体壁厚小于最小壁厚的情况能被客户接受,可判为合格。如有一个条件不满足,则判为不合格,也不能被客户接受。(二)举例说明现以PN50DN100的钢制闸阀为例说明阀门壳体局部区域壁厚测量评价方法:1、计算(辅以颈部内径量值测量)0.75t0、、6、(+)查GB/T12234-2005《石油、天然气工业用螺栓连接阀盖的钢制闸阀》标准得:DN=100tm=9.7mm(GB/T12234-2005中4.4.4、4.5.6的规定)t’=9.7mm(GB/T12234-2005中4.4.4、4.5.6的规定)0.75t0=0.75×9.7m

5、m≈7.3mmd=100×90%=90mm(按最小流道直径计算)内径表分别测量阀体、阀盖颈部内径d’的量值计算除阀体、阀盖颈部外的:=≈0.35×29.55≈10.3mm计算除阀体、阀盖颈部外的:=≈1.75×29.55≈51.7mm(+)=10.3mm+51.7mm=62mm计算阀体、阀盖颈部的:=mm计算阀体、阀盖颈部的:=mm+=(+)mm2、测量阀体流道、阀盖壁厚及阀体、阀盖颈部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阀体流道至少6个测量点的壁厚(在检验报告中宜用示意图标出测量点分布)6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阀盖至少6个测量点壁厚(在检验报告中宜用示意图标出测

6、量点分布)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阀体颈部至少6个测量点的壁厚(在检验报告中宜用示意图标出测量点分布)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阀盖颈部至少6个测量点的壁厚(在检验报告中宜用示意图标出测量点分布)3、闸阀壳体局部区域壁厚测量评价(1)以上测量点的壁厚实测值均大于或等于9.7mm,则判壳体壁厚合格(2)除颈部外,阀体流道、阀盖及阀体、阀盖颈部的测量点有一个以上(包含一个)壁厚实测值小于7.3mm,则判壳体壁厚不合格。(3)阀体流道、阀盖及其颈部的测量点各(或)只有一个壁厚实测值小于9.7mm,但不小于7.3mm。以该点为中心,以10.3mm为直径的圆的内、外

7、边缘各至少测量3点的壁厚(在检验报告中宜用示意图标出测量点分布);以该点为中心,以62mm为直径的圆内至少测量6点的壁厚(在检验报告中宜用示意图标出测量点分布);以mm为直径的圆的内、外边缘各至少测量3点的壁厚(在检验报告中宜用示意图标出测量点分布);以(+)mm为直径的圆内至少测量6点的壁厚(在检验报告中宜用示意图标出测量点分布)。(a)以10.3mm为直径的圆的内边缘测量点的壁厚6实测值均不少于7.3mm;(b)以10.3mm为直径的圆的外边缘测量点的壁厚实测值均不小于9.7mm;(c)以62mm为直径的圆内测量点的壁厚实测值均不小于9.

8、7mm;(d)以mm为直径的圆的内边缘测量点的壁厚实测值均不少于7.3mm;(e)以为直径的圆的外边缘测量点的壁厚实测值均不小于9.7mm;(f)以(+)mm为直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