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空间发展前景分析与展望

我国城市空间发展前景分析与展望

ID:12392529

大小:99.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6

我国城市空间发展前景分析与展望_第1页
我国城市空间发展前景分析与展望_第2页
我国城市空间发展前景分析与展望_第3页
我国城市空间发展前景分析与展望_第4页
我国城市空间发展前景分析与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城市空间发展前景分析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城市空间发展前景分析与展望就新形势下人防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我国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能力,以及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时机等问题进行了表述,并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近期目标以及前景预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关键词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摘要】就新形势下人防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我国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能力,以及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时机等问题进行了表述,并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近期目标以及前景预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展战略前景预测

2、0引言以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为集中表现的“城市综合症”是世界上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作为地上空间的补充,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意义重大。长期以来,人防工程是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体。在国家经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规模兴建人防工程主要的出发点是备战,而且几乎所有的地下工程都按“三防”要求建设,都是“防护空间”。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的加陕,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结合日益紧密,除具备战备效益外,更进一步发挥了经

3、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1.1新形势下人防工程的建设依然十分必要常委会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以立法的形式再次明确了人民防空工程的重要性。根据国际政治军事专家分析,世界的主旋律是和平与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各国都需要一段较长时期稳定的政治环境,发展科技及经济,提高综合实力。在和平的大趋势下,全球范围内的局部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中国渴望和平。但是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中国人民,只有国家强大了,每一个炎黄子孙才能昂首面对世界。走过了一些弯路后,中国走上了一

4、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年代,很多人的国防意识淡薄了。实际上,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和平也是难以长久的。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公民都应该增强国防意识,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但是即便是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相当比例的人只知道人防工程是建在地下,竟不知“人防”是“人民防空”的简称。出于防护的目的,人防工程需要更加封闭,更加坚固。这杆不仅造成平时使用的限制,而且用于结构和设备上的投资也大大超过了一般的地下建筑。现在,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已不能完全依

5、靠政府投资,需要吸纳多渠道的资金。商业投资者出于经济回报的考虑,自然不愿建人防工程:很多从事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甲方,他们宁愿缴纳“人防易地建设费”,也不愿搞人防工程因此.《人防法》的社会宣传还应加强。应该看到,我国人防建设思路发展不快。许多防护标准和防护措施还是多年前制汀的.不适应现代高科技战争的需要。平战结合,平战转换,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具体实施细则不完善.措施也不是很多。这就需要在《人民防空法》的指导下,加大人防建没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的力度,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确定调整的方向和内容,使我国的

6、人民防空事业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尽快达到城市居民所需要的防空掩蔽率。1.2我国已经具备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技术这里首先应该提到地下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从建国后的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展开,我国兴建了大批岩土介质中的地下国防工程、铁路、公路隧道和水工地下建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完全肓能力独立设计与施工各类地下工程。框架结构、板柱结构、拱壳结构外墙内框结构、墙板结构在我国地下工程中都能见到,其技术已趋成熟;施工技术中,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如明挖法、暗挖法、盖挖法、钻爆法等我国

7、也都已掌握。与先进国家在施工技术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施工机械种类不全,产品质量水平低。另外在信息化施工中的自动监控技术的应用方面也有一定的差距:在岩土工程技术勘察方面,由于我国从工程地质勘察体制到引入建立岩土工程勘察体制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全面推行该体制尚未完成,各地区各层次的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参差不齐。总体上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有些领域在学术上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比较大的是多功能、综合性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以及大型地下公共建筑的建筑设计,包括内部环境控制技术。可以说

8、这些都是地下建筑学将获得广泛的发展。首先在城市新开发区,然后在老区利用原有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同时加紧改造,争取将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收容在同一隧道。大城市还将逐步建立地下污水处理系统和生活垃圾的地下回收,空气吹送等处理系统。建设地下变电站,高压电直送市区,实现城市供电地下化。在暴雨集中城市和缺水城市修建地下雨水蓄水池,既可以供贮水,又加强城市排洪能力。5.4防灾设施可靠化到21世纪中叶,在多年的人防建设基础上,地下空间已经成为城市综合防灾系统中的主体。平时发挥着重要的城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