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点化·挖掘·组合

提炼·点化·挖掘·组合

ID:12396790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6

提炼·点化·挖掘·组合_第1页
提炼·点化·挖掘·组合_第2页
提炼·点化·挖掘·组合_第3页
提炼·点化·挖掘·组合_第4页
提炼·点化·挖掘·组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炼·点化·挖掘·组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炼·点化·挖掘·组合纵览2012年高考高分作文,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多数考生在鲜活素材的运用上显示出自己的鲜明特色。他们中有的点击社会现象,有的捕捉热点人物,有的洞察世界风云,有的摭拾身边琐事,体现出视野的宽广与开阔。而在技巧的运用上,这些佳作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同质组合,或异质呈现,或递进推演,或点面结合,有效组织素材,充分展示亮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显示出写作者的独到匠心。为备战2013年高考,突破作文素材运用难点,笔者对一些高考佳作的素材运用进行了梳理与解读,点拨技巧,揭示规律,以期对广大同学有所帮助。1.转化素材,

2、提炼中心印象,找到动情点72012年的高考作文,其落脚点大多在生活的层面上。如全国新课标卷的“船主与油漆工”、湖北卷的”书信交流”、浙江卷的“路上奔跑与路边鼓掌”、重庆卷的“保安救人”、北京卷的“巡路工的敬礼”等,都需要在生活中寻找感觉。如果缺少生活的体验,就无法写出声情并茂的佳作。所以,高考作文首先要关注生活,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或事,从最熟悉的或亲身经历的角度入手提炼素材,以真情感人。正如法国作家莫泊桑所说:“要使你写出来的东西感动别人,必是你自己先激动不已,感动得哭;要使你写出来的东西赢得读者的高兴,你自己写作时必是忍俊不禁。”只有

3、融入了真情实感,这样的素材才是有效的、感人的。选择了素材后,要抓住素材给你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中心印象,以此为切入点对素材进行提炼和强化,即把素材转化为写作内容——题材,这也是2012年高考优秀作文给我们的重要启示。示例一:如果让我选择,我无法说出哪一种方式更好,因为它们都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许,你认为,邮件省钱,效率高;写信贵,速度慢。但是,面对着整齐划一的电脑打印的文字,我们已经有一种视觉上的疲劳。而书信,可以很好地抒发我们的情感,它给我们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字面的范畴!当投身军营的士兵,每一次收到家里的来信,都会压在

4、枕下,反反复复地阅读,也许,你认为这只是一封信,但你可曾想过,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的期盼与等候。当留守在家的孤寡老人,他无法使用现代先进的沟通工具,收到远方子女的来信时,内心是怎样的一种激动。当身处逆境之时,收到朋友的一封来信,纵然是简简单单的关心的话语,也足以让你感动得泪流满面。7我们在电视上,也看见过许多贫困山区的儿童,他们和许多城市的孩子交朋友,都是靠书信来往。就是这小小的书信,让爱心之路得以延续。当镜头给到那群可爱的孩子,坐在绿油油的草坪上,带着笑容,认真地阅读着来信的场景时,我想,在那一刻,他们一定是幸福快乐的!——2012年高

5、考湖北卷佳作《那一抹忧伤的底色》这篇文章就抓住了素材给人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中心印象,以此为切入点对素材进行提炼和强化,即把素材转化为写作的题材。考生正因为对生活留心,并且产生过强烈的感受,才能将生活的素材信手拈来,化为自己笔下的画面。一封书信,可谓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个细节,但作者却能找到动情点,有机地与文题对接,并传达出自己的独特感悟,这是一种高超的写作技巧。2.点化素材,紧扣主题,找到共通点共通点就是符合题意要求。写作时,你脑中积累的与此相关的各类素材,可能会纷至沓来,竞相涌现。面对众多的生活积累,哪些素材可选择出来用于作

6、文呢?这应由文章的中心决定。凡是与中心密切相关的材料,就是有用的材料。而与中心关联不大或者毫无关联,即使是你认为非常好的素材,也必须忍痛割爱,重新选材。只有符合题意、突出中心的素材,才可引之入文,否则,就会出现内容松散、不合题意的状况。所以说,虽然有很多的生活素材可写,但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就可能使文章芜杂繁乱。因此,点化素材,找到素材的共通点就显得尤为必要。7示例二:……当今社会,因何18路人会面对受伤的2岁小悦悦而见死不救,因何号称世界一流的动车故障频出,因何会有那么多曾经风光无限的贪官落马,根本原因在于道德缺失。因为道德缺失,所

7、以缺少了同情心;因为道德缺失,所以忘却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因为道德缺失,所以忘却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所谓道之不存,德将焉附?吴斌,一个最普通的客车司机,驾驶客车行驶在高速公路途中,意外遭受金属片袭击,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吴斌用尽最后力气,换挡、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拯救全车乘客,而这一系列动作完成之后,吴斌倒下了。吴玉兰,一个普通的老师,面对无耻的劫匪,虽头破血流,依然保护659张考生准考证。从这些人身上,我似乎看到道德的力量在中华这块大地上茁壮生长。吴斌走了,但省委书记为他流下了眼泪,数万群众自愿去护送他的灵车,整个中国为吴斌

8、而感动。吴玉兰老师受伤了,但她面对凶残劫匪依然想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她的行为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职业道德。——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佳作《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财富》7面对“船主与油漆工”这个材料作文,作者可谓“思接千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